鸾铃错_作者:青橘一枚(320)

  齐韵粲然,自己刚与师傅来院子时也问出了同样的话,忍不住疾行两步,扬声道,“道法原本就在每个人身边,悟道不可思虑妄求,强作索解,需在无我无执,日日是好日的禅道生活中,领悟生活的意义而自然获得。故而,真正的禅悟无任何有别于俗间的奇物,妙用只在本然的平常无事之中,禅的本质即是咱们生意盎然的生活。”

  小姑娘转过头,齐韵看见她乌溜溜的大眼睛如小鹿,内里装满了惊喜。“这位小师傅可真好看!”一只肉嘟嘟的小手毫无顾忌地伸过来握住了自己的手,“小师傅,我且问你,小师傅肚饿,你可曾参出些什么?”

  齐韵摸摸她滑腻的肉手,微笑道,“当然悟得深!妹妹可知释迦牟尼?”

  小姑娘猛点头。

  “释迦牟尼以三年的时间,学成了道法,他坚持认为他学的不是道,又丢掉了。可他再也找不到明师,便自己到雪山去修苦行。他一天只吃一个干果,饿得不成人形。他这样修,正合世人的苦修之意,便是在摈弃自身躯体的口腹之欲后,寻找道法真理。但饿了六年之后,他认为苦行也不是道,便下山去美美大吃了一顿。咱们的佛接受了营养,恢复了体能,心满意足地渡过恒河到菩提树下继续打坐、发愿。吃的饱饱的佛在六天之内,先得四禅八定,再得意生身,而后陆续一夜之间证得六神通。第七天的凌晨,他抬头仰望天上的明星便一下开悟,大彻大悟,大叹,一切众生皆是佛。”

  齐韵笑眼弯弯,“妹妹你说,吃饱饭,可重要?肚饿,则无佛!”

  听得此处,小女孩已笑得直不起腰来,对着齐韵身后高呼,“妙哉妙哉!小师傅说的,我爱听!祖父!您不能要翡儿背完书才吃莲子羹,肚饿,则无书!您也不能要翡儿写完字再困觉,困顿,则无学!”

  齐韵听言,愕然转头,见一鹤发童颜的老者正笑眯眯看着自己,“小师傅神思敏捷,能言善道,有小小比丘尼如此,老朽深为惊叹……”

  ☆、智峰书院

  智峰书院乃京城最有影响力的私立书院, 在这学术交流极其活跃的时代,同其他规模巨大的书院一样, 智峰书院也会不定期地邀请当地一些有名的学问家,来自己书院开展临时授课活动。讲学的内容以其所专的学问为限,僧侣作为文化传承的生力军无疑也成为书院们热衷邀请的对象之一。

  与大部分比丘尼不同, 玄英出家前便是有名的才女,囿于女子的身份,也就只能无事时做点诗词,或是去富贵人家做做西席。可自从做了玉禅寺主持后, 各大书院皆放开了手脚, 正大光明地邀请她四处讲学,智峰书院便是其中之一。

  智峰书院山长狄修是名“学痴”, 与玄英交往颇深,除了经常邀请玄英赴书院讲学外,狄修亦时常陪夫人来玉禅寺祈福上香, 顺便与玄英谈经论道, 满足一下自己纵情书海的爱好。今日便是狄修夫人例行的上香时间, 于是狄修又准备来与玄英论战一番了。

  玄英主持今日宣讲会的主题,便是她与狄修论辨人之命义,论人命是否由天。玄英端坐高台一侧, 一身素衣,慈眉善目,宝相庄严。狄修则对坐另一侧,一袭青袍, 鹤发松姿,风清骨骏。

  玄英以大乘佛法立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人之命乃业定,(佛理简述:作孽多的变猪狗,作孽少或不作孽的变人)前世之业造就今生,今生之业决定后世。前世之业,普罗众生已无法抗拒,唯有立足当下,行善事,结善缘,戒贪欲、禁嗔恨、自私,转迷失为觉悟,转凡夫成觉者,实现操控后世之命的理想目标。

  狄修驳论,命运天定之说本就漏洞百出,仅自一点便可勘破——人之死不由命定。秦国大将白起活埋赵国降兵于长平地下,四十万人同时死亡。春秋时期,溃败的军队,死者只能用草遮盖,尸体以万计。灾荒之年,饿殍遍野,瘟疫流行,千家死绝,如若定要说有命,为何西边秦国与东边齐国人的命完全相同呢?

  以上死者万数之中,定有长命不该死之人,遇上时世衰败,战争四起,便不能正常活完他的寿命。人命有长短,时世有盛衰,时世衰乱,人便易死,此正是遭受灾祸的明证——真正是国祸高于禄命。故而,国命胜过人命,寿命胜过禄命。

  二人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堂内诸人无不痴迷。诺大讲经堂内鸦雀无声,唯有狄修与玄英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殿内萦绕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