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俏佳人_作者:颜小宛(1040)

  送走了贺建军,盛夏没给自己悲伤的时间,她从报社的主编那得到了一个跟随慰问队伍到军属家里看望的机会。

  盛夏跟着负责慰问和看望军属的工作人员,到了北方边境的嘉县。

  他们一行人是从首都出发,换乘了好几种不同的交通工具,终于到了嘉县。

  嘉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主要是靠双脚走路。

  盛夏此番目的是看望和慰问军属,不单是要翻山越岭,还得背着慰问的物资。

  一行十人,其中只有三位女同志,包括一位女医生、女护士和盛夏。

  盛夏坚持练武,她的体力和一般的成年男子相差无几,倒是让随行的男同志们惊讶不已。

  跟盛夏比起来,女医生和女护士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但不带上她们又不合适,只得尽可能地迁就她们。

  通信不便,等负责人接到消息,领人出来接应,盛夏等人已经走了五六个小时的山路。

  盛夏等人的到来,让那些军属们非常感动,给了她们非常热情的款待。

  这年月的人们很是淳朴,为了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主人家全都是拿了他们最好的东西出来招待。

  盛夏注意到了村民们生活上的窘迫,到了这个年月仍旧是好多人没能吃饱肚子。

  好些军属的条件更艰苦,尤其是那些烈士家庭,身为顶梁柱的男人没了,只剩下孤儿寡母……

  此行让盛夏印象最深的是,她们去到一户烈士的家中,女主人听了他们的来意,挥舞着扫把将他们赶走了,连门都不让他们进。

  这女主人行事如此泼辣,盛夏等人留下了物资就转身走掉了。

  离开后不久,盛夏悄悄返回来,发现那个在她们面前泼辣无比的女人,恨恨地瞪着那些物资:“我男人的一条命,难道就值这点东西吗?”

  盛夏默然。

  那女人骂骂咧咧良久,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直到她的婆婆拄着拐杖出来,让她儿媳妇将那袋粮食背回家。

  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娃娃都没饭吃,总得为活着的人多想想。

  看着这一幕,盛夏说不上心头是什么滋味。

  从嘉县回到首都之后,盛夏花了半个月时间才缓了过来。

  这一行,亲眼目睹的人间悲剧太多了,饶是坚强如盛夏都差点精神崩溃。

  回到首都后,盛夏经常在想:除了写文章之外,我能为那些军属们做些什么呢?

  刘小花找上了盛夏:“夏夏,我想请你帮个忙。”

  盛夏问:“需要我做什么?”

  刘小花眨了眨眼:“夏夏,我想让你帮我看看,到广省做外国人生意。你说说看,我这生意能不能做。”

  听到刘小花的大胆计划,盛夏惊呆了,她不过是去了一趟嘉县,刘小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冒险精神了?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省、福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

  历史课本中介绍到这一阶段的文字并不多,后人看到这番表述不会有太大的感触。

  对于生活在这年代的人来说,却是一种非常大胆的冒险。

  没有人知道这场大冒险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是否如同十多年前那轰轰烈烈的运动那样?

  没人知道。

  准确来说,除了盛夏这个拥有着前世记忆的人之外,再没有清楚未来二十年是什么模样,这项基本国策带来的是什么样的影响,百姓们又将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刘小花提出要在广省开厂,专门做出口贸易,这想法是非常大胆的。

  盛夏沉默良久。

  刘小花沉不住气了,她梗着脖子说道:“夏夏,行还是不行,你痛快点,给我一句话!”

  盛夏抬眸看她,问了句:“我哥他怎么说?”

  “你哥什么都没说。”刘小花的眼睛闪了闪,说话的底气弱了不少。

  盛爱国不是没有表态,他从一开始就否决了刘小花的计划,让她再等等。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是可敬的。

  但面临的危险却也是不可估量的。

  盛爱国不希望刘小花太过冒险,尤其是在她刚生下了儿子之后,他希望她能多陪陪孩子,而不是天天想着要出去工作挣钱。

  刘小花不是不顾家,不是爱她的儿女,她的事业心很强,闲不下来,总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