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群不止一次地问她,啥时候跟她请假去省里一趟,见见她的父母。
这提交结婚申请的报告,还是沈媛坚持这么做的,就是怕她的父母阻止。
向群知道沈媛的父母大概会瞧不上他,但他还是想跟沈媛去看望二老,即便他们真的不认同他,那他还是想去。
因为,向群不想委屈了沈媛,想给她他所能给的最好的一切。
沈媛感动于他的用心,却又忍不住担心父母那边的反应,一时间进退两难。
她干脆来个先斩后奏,组织批准她跟向群结婚了,再过去跟父母告罪!
计划赶不上变化,人算不如天算。
沈媛的计划被一封急电给打破了,父母得知了她先斩后奏的行为,言辞激烈地批判了她的行为,并要求她将向群带回家去给他们二老过过眼。
向群当天就向厂领导申请了假期,他要去解决他的终身大事。
厂领导看了工作进度,很爽快地批了他们俩的假期,回去的火车上,沈媛焦急地坐立不安。
跟她比起来,向群反倒显得淡定了许多。
这一番见女方父母,向群受到了颇多的责难,他一力扛下来所有的错误,任打任骂。
不牵扯到沈媛,向群一律不开口,但要是沈家二老骂了沈媛,他怎么着都要为她解释。
沈媛得到他如此维护,对向群越发的死心塌地,她觉得自己捡到了个大宝贝,满心满眼都是她。
嫁给这个看起来傻乎乎的男人,她的后半辈子都不会过得太辛苦。
向群在沈家待了五天,这五天就没一天好过的,但他撑下来了。
沈家二老对他从一开始的挑剔,到后来的认可,其实前后用了不到两天功夫,但戏还得演下去。
向群是个一根筋的男人,他真的是一门心思地爱护着沈媛,长了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
向群不爱说话,但他是真的掏心掏肺地对沈媛好,无时不刻地照顾她。
自家闺女能遇到向群这么好的男人,这后半辈子想必是不需要愁的。
等到离开省里,返回钢铁厂,沈媛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原来她的父母早已悄然软化了态度,是她身在山中看不出来而已啊。
沈媛看着给她端盆端筷的男人,轻轻一笑,她决定不告诉这傻男人,让他继续保持吧。
向群临去省里之前,他特地请了半天假跑回向阳村去了,他没去见过女方父母,不晓得有啥禁忌的。
他不懂,但徐广田懂啊,因此向群跑回去征询老爷子的意见,希望他能指点迷津。
徐广田掏空脑子给向群说了不少注意事项,看向群像个小学生一样拿笔记下来,欣慰又觉得担心。
自家的孩子傻点憨点,没啥大毛病。
但别人可不这么认为啊,换做是他嫁闺女,肯定是希望自家的姑爷是个通晓人情世故的,八面玲珑的。
向群不是这样的人啊,徐广田愁得晚上都睡不踏实,打从向群返回钢铁厂那天起,老爷子就天天惦记着。
人在地里,心却跟着向群飘到了省里,就怕傻小子出洋相,或者是被女方父母给嫌弃了。
直到今天,徐广田看到了向群和他的媳妇,那颗心才落地。
从省里回来,向群跟沈媛商量好了就收拾了大包小包,一起回向阳村。
两人是从搭了车回来的,向群手里挂满了大包小包,他还不忘牵着沈媛从车上下来。
徐广田将这一幕看在眼里,暗暗点头,这就是傻小子摘到树顶红苹果的秘诀所在了!
打从第一眼看到沈媛起,徐广田就对她很满意,今儿个跟她在家里说话,看她一个千金大小姐,不嫌脏不怕累,撸起衣袖帮忙干活。
徐广田对沈媛更加满意了,他嘴里夸赞的话就没停过,逗得沈媛笑意不止。
因着向群带着媳妇回来了,徐广田一声令下将老徐家的人全叫过来,在他住的院子里凑一起吃饭。
徐广田这么做不单是给沈媛认人,还有炫耀一番的含义在里头。
第275章 扬眉吐气
因着向群的年纪一年年的大了,三十出头都找不到媳妇,村里有些嘴碎的人在背地里议论向群的各种不是,笑话他是个只会死读书的光棍!
这年代在农村,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基本上都是十六七岁结婚,结婚一年就当爸妈。
向群一年轻大小伙,身体健康,工作稳定,有出息,村里那些个得了“红眼病”的家伙终于找到了个槽点,那就是向群三十好几没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