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会。”
贺建军没撒谎,他还真会编竹筐,而且编得比初学者盛爱国的好看又结实。
盛爱国赞赏地望着贺建军,他才刚开始跟李香香学呢,这小子就已经能自己动手编竹筐了。
“你小子深藏不露啊,真看不出来你会编竹筐啊。”
贺建军头一次感谢贺老太,这些年逼着他做这做那,倒是让他学会了不少本事。
他轻描淡写地回答:“这些活我一直都在做。”
盛爱国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在嘴角,想到贺建军的情况,不禁暗暗叹息。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可真没哪家像贺家一样,贺建军不受待见,贺老太完全是把他一个小子当大人使唤。
盛夏看她哥表情那么凝重,组织语言劝慰两个小少年:“向老师昨天教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建军哥现在吃的苦头多,受的罪是不少,但也学了不少本事不是?建军哥以后肯定是做大事的人。”
盛爱国一听妹妹这话,乐了:“夏夏说的没错。贺建军你小子好好干,等你有出息了,要照拂我们呐。”
贺建军眼睛雪亮雪亮的,看着盛夏傻笑,小太阳夸他呢。
李香香在外头听了会儿,听着三个孩子的对话,笑容就没断过。
她进来喊两个孩子,并叮嘱贺建军:“建军啊,你在家好好歇着,我们这就出门了。”
贺建军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故而征询李香香的意见:“阿姨,待在家里啥都不干挺难熬的。我会编竹筐,让我编竹筐吧?”
第64章 打鱼换粮
李香香下意识地看向她的一双儿女,看到他们赞赏的表情,不禁笑了:“建军,你要是想编就编吧。但我们先说好,你的脚没好呢,不能坐太久。”
贺建军笑容暖暖地点头,他长这么大,感受到的温暖基本都是来自盛家人。
他忽然有些明白刘根所说的那句“你是个幸运的孩子”,遇到真心对他的盛家人,可不就是幸运吗?
——
盛利和林满仓一前一后负责保护,被他们圈在中间的李香香等妇孺。
除了林秋实夫妻俩待在家里看孩子之外,林家余下的能挣工分的人全来了。
一行十几号人浩浩荡荡、一路有说有笑地朝着那深潭走去。
别看他们这么多人,实际上是分几家、不同时间出村的,等到了人少的山脚下再集合。
除非有人刻意盯着他们几家,不然真不知晓他们几家一块进山到深潭里打鱼的事情。
林满仓的媳妇是个爽利人,和李香香先想好再做事的稳妥性格截然不同,她更习惯用速战速决的思维去做事。
等她们到了深潭前,满仓媳妇看着游来游去的大鱼,不禁咋舌,连连称奇:“我的老天爷诶,居然有这么多大鱼!瞧见我们这么多人还不知道游走!这该不会是老天爷特意送给我们的吧?”
她说着话,还不忘撸起衣袖准备大干一场。
林满仓看他媳妇那跃跃欲试的样子,晒黑的脸上浮现一抹温柔的笑意:“媳妇,你别着急。鱼就在这潭子里,逃不掉的。”
小花听到这话不由想起她昨天的糗样,要不是夏夏催她,她都舍不得回家呢。
来之前,刘根告诉小花,说她昨天打到的鱼换了十几斤玉米面。
小花看向深潭的视线变得越发火热,她想好了,逮到的鱼要留着给她爸吃,给爸爸补身子重要,暂时不换粮食了。
刘根站在闺女跟前,看她眼里的光芒,抬手揉揉她的小脑瓜:“小花,你待会儿帮爸爸拉渔网。”
“我,好吧。”小花原本想着去叉鱼的,看着刘根的腿咬了咬下唇。
盛利和林满仓先后撒下渔网,形成合围之势,余下的林家几兄弟则是到水里赶鱼,将那些安然在这深潭里生活多年的鱼全赶到渔网里。
刘根没闲着,他的腿脚不便,但他的经验足啊,由他做指导让盛利他们省了不少功夫。
李香香和满仓媳妇几个妇人忙着将网到的鱼收拾出来,再让男人们重新撒渔网。
盛夏和盛爱国等几个孩子给李香香她们打下手,小花倒是执着于叉鱼,她的技术不错,一个下午叉到了三条三五斤的大鱼。
等到四点多,盛利看了看天色决定收网不捕了,跟林满仓他们商量好将捕上来的新鲜鱼运到城里去换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