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知道的全说清楚。”
周嬷嬷深吸气,她知道,再瞒也没有意义了。
“章氏在大冬身上下毒,只要按月服下解药,就会没事,老奴为她做了很多坏事,只求顺利拿到每个月的解药。
“雷公藤是老奴亲口喂夫人喝下的,那天是夫人生辰,很少出现的侯爷中午过来陪着夫人喝酒,酒一杯杯下肚,夫人醉了,老奴送上药汤,说是解酒药,夫人毫不怀疑地喝下。
“可我当时不知道雷公藤会害了夫人的命,章氏明明说那药只会让夫人再无所出,老奴心想,当时侯爷已被章氏的美色所惑,根本就很少过来陪夫人,夫人便是想再怀上小公子、小小姐也不可能,这才同意下药,万万没想到……”
大冬是周嬷嬷的独子,用他的性命迫周嬷嬷就范,章氏好手段。“你的意思是,此事侯爷也有份?”
“不,侯爷不知情,是章氏提醒侯爷,那曰是夫人生辰,两夫妻在一个屋檐下,却鲜少见面,侯爷心中有愧,才会过来见夫人,那日两夫妻谈起陈年往事,侯爷喝着夫人亲手酿的酒,许是心有所感,才会多喝几杯。事后有太医入府,侯爷知道雷公藤与酒共饮会让毒发加快,由此怀疑上章氏。”
“往下说。”
“后来爷三番两次遇险,侯爷应是看出端倪,侯爷曾经当着章氏的面警告老奴,如果爷出事,就要让大冬陪葬,自那之后,章氏再不敢逼奴才对爷下手。
“不久爷离家入军营,爷不在,老奴没有了利用价值,担心被灭口,更担心大冬身上的毒,于是拚个鱼死网破,恐吓章氏,若不将解药交出,便到侯爷跟前把所有的事捅破。”
“不怕她杀了你?”
“怕!所以诓称老奴一死,侍书就会带着老奴的血书和证据去击鼓鸣冤。章氏的毒手不只伸到大冬身上,夫人、陈姨娘、爷、四爷……事情一旦翻出来,就算宫里有个章妃,也护不了她。”
楚默渊记得侍书,她是母亲身边的大丫头,周嬷嬷与她认了干亲,母亲死后,她和一批伺候的丫头被送出侯府。
“章氏妥协了?”
“她不能不妥协,因为她派人四处寻找都找不到侍书的藏身处。”
“她躲在哪里?”
“她易容为男子,跟在大冬身边,为老太爷做事。”
“后来呢?”
“大冬身上的毒解了,老奴让他带着侍书逃到徐州定居,老奴不许他们写信,断绝和他们的联络,继续留在侯府里,是为了安章氏的心,也是想为爷守住夫人的嫁妆。
“老奴很安慰,爷不负夫人期望,长成顶天立地的好儿郎,爷派人到侯府接老奴那天,老奴有说不出的激动,老天有眼,是夫人在上面庇佑着爷!”
“既然脱离章氏掌控,你为什么还要对浅浅下手?”
“离府前,章氏开门见山对老奴说,她要的是世袭爵位,若爷在侯爷请封世子之前没有子嗣,就不会要爷的命。”
“你信了她?”
“皇帝宠爱七皇子,宫里传言章妃将晋升为贵妃,而章氏心机深沉、手段恶毒,行事无所不用其极,就算辽州离京城遥远,老奴深信她有本事害爷性命。
“爷可知道章妃手下有不少人?到时若有官员在皇帝面前给爷安上叛国罪名,天高皇帝远呐。奴才知道爷无心爵位,那么子嗣就算晚个几年也无妨,所以老奴才会答应章氏。”
“你太高看章妃了,不过是后宫妇人。”楚默渊轻哼。
“不,是爷看低了章妃和章氏,爷可知笼络朝臣,有多少事是由章氏经手的?二爷、三爷并不像外传的那么勤奋向学,为怕真相暴露,章氏不让儿子到书院念书,却花大把银子请西席到府中教学。
“老奴亲耳听见西席私下点评,说他们资质平庸,连秀才都考不上,可为什么外面将两人传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才俊?为什么他们做的诗可以在京城名声大噪,甚至在皇帝跟前露脸?
“如果老奴没猜错,今年秋闱已经结束,不久后二爷、三爷将会榜上有名,参与明年春闱,顺利进入仕途。科考是何等大事,章妃能够轻易操纵成果,爷还认为章妃只是后宫妇人?”
周嬷嬷的话沉重了他的心,后宫妇人却能一手遮天,做到科考舞弊,动摇国本,她处心积虑让章氏去笼络朝臣,目的是什么?为了替七皇子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