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去过一位大臣的宴请,就得把当朝六书二丞的宴会统统接受,否则就是得罪人。
武瑞安在母皇的唠叨下,这三日连早膳都是在旁人家中度过。
显然这些大臣并没有将突厥公主放在心上,知道他就算要娶,也不会是正妃,王妃的位子,只能出在这些豪门贵胄之中。
所以不管是早膳,中膳,还是晚膳,大臣家中的帘子后面总有蠢蠢欲动的声音,那是女子的谈笑和惊呼。
毫无例外的,众位大臣都竞相来推销自家的女子。说得好听是宴请,说直白了就是相亲,可武瑞安现在心里根本容不下旁人,就算再是国色天香,也入不了他的眼。
反而在见惯了这些豪门贵女之后,再想起狄姜那一双清亮的美眸时,更是觉得熠熠生辉。
第四日正午,突厥使团准时从通化门来到皇城前,围观的百姓自是不少,可他们非但没有表示出欢迎,还各个都面露鄙夷。
“突厥发兵在先,现在来提和亲,真是黄鼠狼拜年,不安好心。”
“可不是?武王爷带兵在外,命悬一线,可不就是被他们害的?照我说,就该把这公主拉出来刮了!”
“诶,此言差矣,”也有人道:“一介女流或许只是政治的牺牲品,不远万里来到我宣武,自然要以礼相待,才可使我国礼仪之邦的威名远播,致万国心甘情愿的来我朝臣服。”这人说话时一脸骄傲,正是在家无聊了许久的问药。
她的话语惹得周遭人好一通瞩目,看她就像在看一个怪物。
问药却用手肘戳了戳狄姜,道:“掌柜的,我说的还可以吧?他们都在佩服我呢。虽然这话是您跟我说的,不过我能一字不漏的记下来,也算是很厉害了,对不对?”
狄姜低头扶着额,想要装作不认识她。
有些话能私底下说,但是摆在台面上,就没什么必要了,人的思维和境界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就不尽相同。你若非要去与他理论,那就只能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毫无作用。
第10章 突厥和亲(2)
突厥使行到丹凤门,使者下车之后,便带着公主,以及一行女婢入从丹凤门入了大明宫。
事先在此等候在内的女官立即带领公主一行人进大明宫安顿,由于内宫只留女眷,而后,突厥大使便由原路返回,到永福坊的驿馆与使团其他人会和。
午膳由礼部尚书负责,等到了晚宴,才是使团与女皇正式宴会之时。
武瑞安站在皇城上,看着突厥使团一行人来了又走,皱着的眉头就没有松开过。
辰曌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也未让人通传,走近了才道:“皇儿。”
武瑞安一惊,立即躬身行礼:“儿臣参见母皇。”
“不必多礼,快快起来,”辰曌柔声道:“今日,你我只当是寻常人家的母子,朕想与你说说心里话。”
“母后请讲。”虽然武瑞安大致已经猜到她想说什么,但仍是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辰曌缓缓道:“朕知你心中有气,但是男儿当以国事为重,朕对你寄予厚望,你切不可再依着儿时的性子,胡乱莽撞了。”
“儿时的性子?儿臣从前是什么性子?”
“开心了让你做什么都可以,不开心了,连园子都放火烧过,是也不是?”
“是……”武瑞安耷拉着脑袋,觉得母皇教训得不错。
辰曌又道:“这次突厥使团来访之事,务必做到妥妥帖帖,让邻邦都知我宣武国度量不俗,只要愿意与本国和平相处者,我国也将以礼相待。”
“是,母皇。”
“你长大了,朕对你抱有很大的期望,不要让我失望。”辰曌伸手去抚武瑞安的鬓角碎发,岂料他却一把推开了她的手。
他突然抬起头,满眼不解,道:“从前母皇只当儿臣会早夭,从未给过儿臣任何机会。如今皇兄一个死,一个废,一个尚在东都静养,如今您身边无人可用,现在才教儿臣努力?”
“什么寄予厚望,根本是无稽之谈!母皇,您扪心自问,可有一日想过儿臣究竟如何才得幸福?”
“你!放肆!”辰曌震怒,一拍城墙,惊得身后跟着的太监宫女都缩紧了后背,生怕被牵连。
武瑞安深呼吸,收起脾气,淡淡道:“所以呢?儿臣该怎样做,母皇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