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究竟出了什么岔子?
狄姜百思不得其解,连忙摆了一个听水阵法,可无论她怎么算,都算不出这其中的症结所在。
不仅如此,这会儿,她发现就连自己的五行八卦术也算不出钟旭的所在地了……
狄姜心急如焚,在药铺里魂不守舍一整日。
傍晚时分,一个同样魂不守舍的人走进了药铺。正是武王爷瑞安。
二人相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发出一声长叹:“哎……”
“你叹什么气?”二人又是极有默契的发问。
说完,武瑞安却不再说话,轻车熟路地从后院里搬出一坛酒,又拿了一只小碗,在院子里坐下后,便自顾自地开始喝闷酒。
狄姜也不再问他出了何事,自己也依葫芦画瓢抱来一个酒坛,与他相对而坐。
二人谁也不说话,就这样你一杯我一杯的开始拼酒,最后竟连晚饭也忘了吃。
书香问药和竹柴见了二人这副模样,都是一脸莫名,虽然他们知道狄姜是因为钟旭而烦扰,可王爷突然这样,却是他们许久未曾见过的。
照理说最近武王爷在朝堂上风生水起,理应高兴才是,这会怎么突然生无可恋了似的?当初女皇下旨逼婚也没见他如此呀?
“王爷这是怎么了?”最终还是问药先忍不住,轻轻地问道。
武瑞安脸色苍白,猛灌了一大口酒,才蓦地开口:“突厥……又派使者来请求和亲了。”
“什么!”问药一惊,急道:“这回派来的是哪位公主?”
武瑞安吸了吸鼻子,道:“本王现在倒希望是突厥派公主来,而不是我宣武嫁公主而去。”
“这是什么意思?”狄姜闻言蹙眉。
“当初天香公主初来和亲之时,本王便知道她动机不纯,定然有后手,故而日日跟在其左右,就想看看她究竟在玩什么把戏,直到后来她假死私奔,本王才松了一口气,可如今……”
武瑞安说到此,声音变得有些哽咽,他又喝了一大口酒,平复了一会,才缓缓道:“如今突厥与我宣武联姻之心不死,此次送来城池十座,地七百里,求娶我宣武朝嫡公主下嫁。”
“什么!”
这会子,狄姜彻底清醒了,问药和书香亦惊讶不已。
“嫡公主,岂不就是……”问药与狄姜面面相觑,眸子里皆写满了不忍。
“没错,”武瑞安点头,道:“宣武国只有一位待嫁的嫡公主,本王的亲妹妹,昭和公主武婧仪。”
“陛下怎么可能同意?”问药皱着眉头问道。
“一开始本王也这样想,可是后来看过他们的求亲文书,本王就觉得,婧仪多半是凶多吉少了……”武瑞安说完,长叹了一声,饮尽了杯中酒。
后来,武瑞安又说了许多,狄姜主仆这才明白,突厥为了求得和亲成功,究竟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而他们付出的越多,辰曌答应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宣武国与突厥之间,有一片荒芜之地,称陇西戈壁,占地七百里,随后往西三百里,便是突厥的国都北甲之所在。后因武瑞安年后大破突厥,老可汗便宣布将都城向西退了一千里地,撤出陇西戈壁,定新都为高阙城。
突厥地广人稀,属游牧民族,兵强马壮,骁勇善战,百年来不断骚扰中原边境,百姓不堪其扰。
曾有文官建言,若能将陇西戈壁收归己用,牵十万民众定居于此,一来可以抵御突厥,二来到了征战之时,将士以及粮草补给,皆可在当地征用。是百利而无一害,有利于万世的功绩。
此次突厥派天香公主和亲失败之后,突厥可汗桀舜自知有愧,故而双手奉上陇西戈壁,只求得嫡公主下嫁,诚意之深厚,让人无法拒绝。
武瑞安深知自己母皇的心性,此次和亲,她十有八九会同意。而且不仅是辰皇,就连文武百官乃至老百姓也都乐见其成。毕竟,拿一个女子与七百里地,致两国百年和平相比较,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当晚,武瑞安和狄姜都烂醉如泥不省人事,问药当即一挥手,与书香一齐,将二人都抬去了狄姜的房里,放在了一张床上。临走还将武瑞安的手搭在狄姜的肩上,作出二人相拥而眠的模样。
“这样……真的好吗?”书香蹙眉。
“睡醒再说!”问药将书香赶出去,顺手又关上了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