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旭面不改色,淡道:“回王爷的话,钦天监依照王爷的生辰八字,拟定在来年冬天举行大婚之礼最是适宜。”
“可钦天监不是归你管么?”武瑞安眯起眼,狐疑道:“你去帮本王说说,提前到今年冬天可好?”
钟旭一本正经的摇了摇头:“不好。”
“你……是不是嫉妒本王?”
“王爷此话从何说起?”
武瑞安高深莫测的咳嗽一声,伸手揽住狄姜的肩,笑道:“本王与你开个玩笑,不必当真。话说回来,本王取了两个名字,你给算算与本王合不合?”
钟旭点头:“王爷请讲。”
武瑞安招来奴才,奉上文房四宝,在宣纸上写下六个字,分别是:“武笛欢”和“武江悦”。
狄姜。欢悦。
狄姜见到后,一开始有些惊讶,很快便双颊泛红。
问药忍不住好奇,凑过来看,却没有看出其中的玄机。
钟旭拿了这两字,一本正经的问他:“王爷,此二人的生辰八字可否告知?”
武瑞安大手一摆,道:“大约在后年秋天。”
“……”钟旭愣了一会,这才明白武瑞安的意思。
他微微一笑,将纸张叠好,放在袖口,道:“那就等两年后的秋天,微臣再为您算。”
“一言为定。”
一顿饭下来,亦算是其乐融融,就算有些不为人知的暗潮小插曲,也是无伤大雅的玩笑。
那一晚回医馆后,狄姜看着手腕上的红绳,突然很想把小阎王叫上来问一问,三生石畔真的有红藤吗?
但转念一想,小阎王镇日公务缠身,又是个毫无童趣和爱心的孩子,怕是不会知道这样的逸事。
再感叹自己也真是无聊,竟在这种事上当了真。便摇头作罢。
第二十三章 琴音
乙亥年末,以往每年的大年三十,辰曌都会在宫中举办家宴,今年却暂停了。
辰皇已经卧床数月,如今连光都见不得。寝宫之中拉起厚厚的黑幕,龙榻四周亦布满纱帐,这才将阳光阻隔在外,让她好过许多。
众臣忧心忡忡,立太子一事再次被多人提及——有拥立二皇子恭亲王复位者,有提议六皇子武王瑞安者,但被众臣拥立最多的却是三皇子武煜。
武煜天资聪颖,在朝中人缘极好,处理政事竟比恭王熟练,比武王勤勉。
然辰曌对此事始终没有表过态,两相亦不松口,皆言武郁无嗣,需等郁王妃平安诞下麟儿,再行商议。
……
……
庚子年一月初,新年伊始,郁王妃刘令月平安产下一子,起名武佑。
武煜高兴之际,即刻将其封为世子,承袭郁王位。
武佑成了宣武国最年幼的一位世子。三皇子对长子的喜爱和期望可见一斑。
朝臣连贺十日,礼物堆满了十间屋子,直到一月十五,才渐渐平息。
十五这一日,潘玥朗着人备下重礼,去镇南王府邸下聘。
潘玥朗是寒门学子,无依无靠,爬到今时今日的地位纯粹是因他的能力。原本他的聘礼并不多,只六出六进的府邸一座。但由于魏紫喜爱他之故,特赐黄金白银数万两。
下聘之时,金银珠宝堆了十八车,绫罗绸缎铺满了整条街,喜饼、喜糖、吉物做到观礼百姓人手有份。
场面之宏大,让所有人惊叹咋舌。声势之浩大,比起三皇子和刘令月,亦不输分毫。
镇南王笑呵呵的收下聘礼,第二日便提议,将潘玥朗封为骠骑将军,协理兵部,为日后承袭镇南王爵位,统御十万西南驻军做准备。
魏紫大手一挥,同意了。群臣亦没有过多反对。
潘玥朗便成了宣武国第一个有着将军头衔的刑部尚书。
此事虽然荒谬,但比起男宠执政,亦不算大事。再者魏紫一手遮天,已然让群臣敢怒不敢言。
当天下午,原本该风光无限的潘玥朗一出宫门却被人打了。
武瑞安身穿时服,对其拳打脚踢,直言道:“你简直不配为人!”
武瑞安被侍卫拉开后,便以无故殴打朝廷命官罪被关入天牢。潘玥朗则右腿小腿骨骨折,需卧床数月,与流芳郡主的婚期便只能延后。
镇南王十分愤怒,翌日早朝参了武王一本。魏紫亦是气急,下令将武瑞安关禁闭三月,任何人不得探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