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暖没吱声。
温月初一直给她的感觉就是睡睡睡,除了吃饭,很少见她出房门。当然,晚上她出不出房门,这个她就不知道了。
最近很累,她晚上是沾上床板就睡实了。
宋暖回厨房,把往小锅里添水,放进何首乌。这要先煮三个时辰,煮到全熟有了粘性后,再晒半干,切去茎基和尾梢,反复晒至发硬,再浸泡两个时辰,又煮沸四个时辰,焖上一夜,晒半干,再蒸四个时辰,焖一夜,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切块晒干。
这也就是古人为何要九蒸九晒了。
因为生的何首乌是含有毒性的,反复蒸晒,能去除毒性,保留它的功效。
小锅里煮何首乌,大锅她也洗净烧火,将早备好的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出去端进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
再摊晒至全干。
刚做完这些活,温老太和温月如就从矮麻山回来了。
“暖暖,刚才你强叔说,昨天帮你们挑了个开工的好日子。三天后,咱们就正式开工,挖地基。”
“行啊,我听强叔的。”
“阿正的身子能好利索吗?开工那天,还得他来挖第一锄头呢。”
温老太站在水缸边洗手。
提及温崇正的身体,宋暖沉默了下来。这事儿,她也没有把握,三天手,外伤倒勉强,这旧疾就……
第119章 矮麻山出事了(三更)
没听到她的回答,温老太的心不禁咯噔一下。她不动声色的洗干净手,接过温月如递来的帕子,一边擦手一边朝宋暖看去。
“这个何首乌不错,以前我们温家帮药商押镖时,我也看过不少药材。”说着,她从一旁的簸箕里拿了一块白术嗅了嗅,“这个是什么术来的?”
“白术。”宋暖用筷子将何首乌扒拉开,让阳光可以均匀的晒在上面。
温老太扭头看着她。
宋暖无法回避,便道:“阿正的身子,我用想办法。药没错,我不知道怎么就加重了。”
温老太默了默,轻叹:“他这是旧疾了。在他小时候,便寻了不少名医看过了,一直没有好转,只能是这么不好不坏着。他……他会慢慢起来的。”
活不过二十一岁,这一直是她心里崩得最紧的一根弦。
这么多年,她每每都告诉自己,这样的话信不得。
可每次温崇正病情复发了,这话又会自动在她的脑海里一次一次的回响。
她不相信,但又害怕。
温家,温崇正是她亡夫托付给她最重要的。如今温家分了,温崇正万万不能有事的,不然,她将来百年后有什么脸面去见他?
这是他们温家恩人唯一的孩子啊。
当初如果没有遇到恩人,那一趟走镖的几十人全都会死于土匪刀下。
“嗯,他会好起来的。”
“我去看看他。”
温老太强颜欢笑,扯了扯嘴角,脚步蹒跚的进屋。
宋暖发现温老太像是突然老了十岁一样,背影都充满了沧桑。
下午,几乎她都是在张家度过的。这天,她提着一个竹篮过去时,张老爷子正坐在桌边打盹。
一旁,小炉子上的水壶盖扑嗵扑嗵的,壶里的水煮开了。
桌脚边,小黄狗趴着睡觉,听到动静,眯着眼望过来,随即又合上眼帘。
一人一狗,一炉一壶。
水气袅袅。
画面宁静温馨。
王氏算准了时间,午饭后在屋里眯了一会,便出来等宋暖,帮着打下手。
两人正好打了个照面。
“阿正媳妇。”
“婶子。”
“阿正媳妇来了。”张老爷子听到声音,立刻坐正身了,抬头朝她看了过来,问:“阿正,今天好些了没有?”
“喝了药,睡着了。”
宋暖避重就轻。
张老爷子听着点了点头,“自你们成亲后,他还是第一回旧疾复发。不过,有你在身边,我相信他不会有事的。”
“嗯,很快会好起来的。”
“阿正媳妇,黄豆我都泡好了。”王氏走过来。
宋暖把竹篮搁在桌上,“多谢婶子。”
她揭开上面盖着的布,从里面取出十个药包,“叔公,这是你的药。我找齐了草药,你从今天开始,每天煮一壶当茶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