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红线成了精_作者:温翡烟儿(291)

2018-12-13 温翡烟儿

  看热闹的人哄笑成一团。

  陶泽却是低头沉吟片刻,又道:“天上琼花不避秋,今宵织女嫁牵牛。万人惟待乘鸾出,乞巧齐登明月楼。少妆银粉饰金钿,端正天花贵自然。闻道禁中时节异,九秋香满镜台前。(2)”

  好嘛,绝句不成就换律诗了,倒还真是有些文采。

  只是织萝又摇头了:“牵牛织女是个什么下场陶泽公子是知道的吧?这个寓意不好,且再换一个来。”

  陶泽好脾气地笑笑,又吟出一首:“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3)”

  织萝翻来覆去咂摸了一遍,方含笑点头,“这首却是真的好了。聆悦,出来吧!”

  “多谢姑娘高抬贵手。”陶泽轻吁一口气,擦了擦额上的汗。

  * * * * *

  这厢陶泽几乎是顺风顺水地迎新娘出门,那边连镜还在和自己人内讧。

  “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4)……”连镜一边念一边嫌弃,忍不住想玄咫道:“啧,这是什么东西啊?要找也别找这么明显的吧。还云安公主贵……云安公主是谁?”

  玄咫自然是不会还口的,低眉垂首,心下却是有些不快的。

  到底是谁成亲呢?自己不早些做准备,还让一个张口“阿弥陀佛”闭口“如是我闻”的和尚来找催妆诗,有脸嫌弃呢!

  而那边连镜还在挑剔:“ 北府迎尘南郡来,莫将芳意更迟回。虽言天上光阴别,且被人间更漏催。烟树迥垂连蒂杏,彩童交捧合欢杯。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凤台(5)……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我们结双城还分什么北府南郡的?”

  轰隆——

  连镜还在嫌弃着,天生的乌云也也越来越浓,雷声也越发密集。

  而这时,宫里也忽然来使,说是传鸳鸯王与王后有令,恐大雨阻路,特传旨阻止一切繁文缛节,只求尽快将新娘送到太子府。

  连镜自然是松了口气,但彩衣一家尤其是其父自然是不开心的。毕竟是掌上明珠,又是嫁给太子,明媒正娶的,不出所料还会是以后的王后,排场还没摆够了,怎么能就这么草草收场了呢?搞得这么仓促这么偷偷摸摸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什么见不得人呢!

  只是但凡有眼睛的人看看这天气,也不得不承认这话一点都不错,眼见就是一场大雨,而雨天有多麻烦,又是谁都知道的。

  于是十分神奇的是,分明是两支进度明显不同的迎亲队伍,却在同一时间迎到了新妇子出门,又在游街时相遇——在城口的破庙处相遇。

  哗啦——

  好巧不巧,积蓄了许久的雨,就仿佛忽然得到了某种命令一般,终于撑不住了,铺天盖地地砸落下来。

  大雨仿佛是九阙天上所有的神女在同一瞬间都挣断了自己的珍珠链子,雨珠大而密集,砸得人生疼,更是迅速卷起一层白雾,令人完全看不清前路。

  事到如今,没什么好说了,什么吉时不吉时的,还是先躲雨吧!

  作者有话要说:  (1)《催妆》·徐安期,见《全唐诗》第七六九卷

  (2)《云安公主出降杂咏催妆二首》·陆畅,见《全唐诗》第四七八卷

  (3)《友人婚杨氏催妆》·贾岛,见《全唐诗》第五七四

  (4)《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陆畅,见《全唐诗》第四七八卷

  (5)《催妆》·黄滔,见《全唐诗》第七○五卷

  第117章 却扇

  一般来说, 来得疾的大雨去得也快。这次的雨也没让人失望。

  这雨停的时间卡得非常之妙, 停在了距拜堂吉时还差刚好赶一程路的时候。

  于是之前还在焦虑的一群人现在全都忙了起来, 催着下来透气、又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位新娘赶紧回轿上去,然后匆匆忙忙地赶路了。

  候在太子府门口的喜娘原本都记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了, 渐渐不抱希望能赶得及了, 因此在看到送亲队伍的第一眼, 喜娘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直到太子府的管事搡了她一把,才反应过来, 高声喊道:“吉时已到, 新郎新娘拜堂成亲!”

  什么三箭定江山、跨火盆之类的仪式都省去了, 一切只奔着拜堂去。

  执着长柄团扇的新娘和满脸不情愿的连镜被推到蒲团前, 当着鸳鸯王夫妇和大将军的面,按着头就是三拜, 总算是掐着吉时的最后一刻成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