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提及到她的母亲,李徽蓁眼中含了悲伤的泪光,若说恼恨南朝人,除了赵承玉之外,那便就是李徽蓁了。若非南朝突然攻打京城,她的母亲也不会跳了宫墙来殉国。
也因为在国破之后,赵承玉以一个女子之躯,扛起了整个国家的大任,带领着将士们厮杀保卫家国,李徽蓁对赵承玉没有了往日的成见,反而对赵承玉十分信赖和敬佩。
“以色侍君,色衰而爱驰。颜妃能得皇上独宠多年,想来她十分有手段。”赵承玉道。
李徽蓁略想了想说:“她确实是个十分有手段的人,今日宴席上,倒是将许多北朝女眷哄得很高兴,只是我不喜欢这种长袖善舞的人,天底下哪里有人人都喜欢的人,这样的人,要么是仙女。要么就是活得太假的人。”
李徽蓁略细细的跟赵承玉说了些宴席上的事,宴席上的都是些女子,喜欢的自然也是首饰胭脂水粉这类的东西,她给每人都送了盒上好的胭脂还有一样首饰。
最最紧要的,宴席上还请了几个后宫嫔妃在,那几个嫔妃是处处酸着北朝旧族的这些女眷呢,一再提及北朝覆灭了,她们只是一群亡了国的女人,身份可比不得先前了。而颜妃却是处处显得对北朝旧族的这些女眷们十分亲近、亲厚,丝毫不介意北朝亡国之事。
如此一来,她们自然就对颜妃心生好感。
瞧李徽蓁有几分醉意,想来是在酒席上与她们没什么话可说,就自顾多喝酒了。赵承玉唤了瑾儿去给李徽蓁端了一碗醒酒汤过来。
李徽蓁喝了醒酒汤之后,就在一旁翻看赵承玉放在书案上的书卷。
赵承玉和李徽敬兄弟二人在说着京中南朝官员的一些关系,经历了这么一场战乱,赵承玉宫中、京中的消息网被破坏许多,如今,正在加紧修复好她的消息网。
她要做的事情,就必定要做到万无一失。李徽敬和赫连南丞十分相似,都是有才学之人,且察事细微敏锐,修复消息网这事,主要还是交给了他二人做。李徽宗虽然行事莽撞了许多,但他的性情十分好,十分能与人投缘,这才多久,他就与南朝的不少权贵子弟有了交情。
夜色渐晚,他们正说得认真专心时,李徽蓁突然开口说了句话:“对了,我姐姐应当要嫁给太子殿下了!”
第83章卫谏成亲
李徽婷在京中走了昌平公主的门路,那昌平公主是颜妃的女儿,与大皇子姜元昊一母同胞。诸多公主当中,她最得南帝喜欢。
这昌平公主倒也不是十分有才能的人,模样还好,才情一般,因为是公主身份,自然常被人奉承着。
李徽婷本来是北朝的才女,有一日昌平公主想显摆才情,在京城一处茶楼里与几个北朝的书生才女们较量,却是被人欺负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就她做的诗词,别人看了就嘲笑她。那时李徽婷出面给她解围,李徽婷得了她喜欢,便带了李徽婷回宫教她诗词。
待李徽婷与她熟悉之后,李徽婷就求了她,说自己想进东宫的事,昌平公主立即就拉着李徽婷去见了南帝。
卫谏身为太子,如今东宫里也只有一个太子妃,李徽婷出身也算高贵,自然配得起卫谏,南帝立刻允了此事。
昨日颜妃的宴席上,颜妃透露了两句李徽婷要嫁入东宫的话,李徽蓁这才晓得此事。
将北朝大长公主和北朝丞相的嫡长女赐婚给太子,足以表露出对北朝旧族的体恤关爱,不过,大长公主已死,丞相如今也无权无势,此举看似是在帮卫谏拉拢北朝旧族势力,实则,不过是娶了个无权无势的女人。
南帝若真有心要扶持卫谏,应当是将有大权和兵力在手的赵承玉赐婚给卫谏才是。
颜妃设宴后的第二日,赐婚的圣旨就下来了。
封李徽婷为太子侧妃,于下月初五成婚。
“大哥,有一事我要与你商量。”领了圣旨之后,李徽婷满心欢喜,李徽宗却面露忧色,叫住了李徽敬。
到了李徽敬的院子里后,李徽宗脸色凝重道:“妹妹若是嫁去了东宫,那她与长公主之间必定会有争斗的,此后,我们该帮谁?”
“妹妹是后院女子,长公主的眼界在家国天下的大事上,但我们的目的都一样,是为了北朝旧族谋生存,婷妹妹那儿,你先去与她说一说这事,叫她万不可跟长公主相斗,定要与长公主同气连枝,一同为北朝谋求最大的势力,否则,若没有北朝的势力护佑着,她也活不长。”李徽敬道,虽他眼下思绪清楚,但是,李徽婷嫁进东宫,着实让他有些难以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