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的时候,赵承玉让太妃出来送一送。
“你们从京城到这边来后,承瑕的情况怎么样?”赵承玉关心的询问。
太妃感激的道:“多亏了娘娘您,承瑕到了江南之后,修养过一段日子之后,她的情绪好了许多,会笑,也会与妾身去府外走动,买胭脂水粉、郊游踏春。她几乎是完全走出了过去的阴影……”
说道这些,太妃的脸上难得出现了几丝柔和的笑容。
“上回昌平公主过来,她与承瑕说过些什么?”赵承玉问。
“昌平公主是单独跟承瑕见的,将我们都屏退了下去,并不知道她们说了什么。不过,昌平公主离开后,承瑕整个人就变得呆呆的,显然是被吓到了,第二日就病了。”太妃紧张的回答。
“大夫可有说承瑕有被惊吓过度的迹象?”赵承玉问道。
“倒不曾说。”
出了院子之后,赵承玉不再多问承瑕的状况,与太妃嘱咐了一句:“府中买了不少新鲜的石榴,我记得承瑕很喜欢吃石榴,你差丫鬟去管家那儿领些石榴给承瑕吃。”
“多谢娘娘。”
赵承玉从承瑕那儿离开之后,下人已经准备好了轿子,她和卫谏就去华春酒楼里见约好的那几位富商。
第131章她不是承瑕
华春酒楼包厢,赵承玉和卫谏以及江南的五大富商在一起谈合作。
卫谏从京城来,早就派人提前跟五大富商联系过,他要做粮食、丝绸、茶叶以及瓷器生意。
“卫老板真是大手笔,一下子就能吃下这么多生意来,看来家底十分殷厚,不过,在下倒还真没听过北方尤其有名的卫家。”贾富商试探的说,跟卫谏是第一次接触,他们当然也不敢尽信,而且谈的订单这么大,一下子还是四笔生意,他不可能有这么多现银。
更何况卫谏让的利很大,完全是一副冤大头的感觉。越是这样,他们就越不能掉以轻心。
“在下家中行事低调,在京城有点儿官府背景,一位亲戚是王爷。”卫谏笑着解释道,半点戾气都没有,浑身上下只有生意人的和气。
“原来是王爷的亲戚,我们失礼了!”五位富商笑呵呵的道,这几人个个精壮得很,那眼睛都透露着精光,听说跟王爷有关,他们就更多留了几分心思。
“当然,在下初初与诸位合作,也要表示一下在下的诚心,这次的货物,在下会全款付清,希望我们这次合作愉快,下回在下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诸位能够行些方便。”
“全款付清?”几人一听这话,顿时喜上眉梢,对卫谏是半点怀疑都没有了。
今日这生意谈得无比顺利,几人把合同一签,然后又一块吃饭喝酒,约莫倒了傍晚,赵承玉和卫谏才高兴而归。
回府的马车上,赵承玉已经没有了醉微醺的模样,卫谏也收敛了脸上的和气,如往常一身威严。
“为何拉拢五大富商?”赵承玉疑惑的问他,“这般的给他们送银子?”
“昌平来江南,第一是可以远离京城纷争,二来,便是江南的财富。”卫谏耐心的解释,没有半点要瞒着赵承玉的意思,“江南最有钱的当然要数五大富商,不过看来,五大富商还没有被昌平拉拢。”
“你说错了,江南最有钱的人是我。”赵承玉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其实,我暗中早有人跟五大富商做生意,江南大半财富命脉在我的手里。”
毕竟,江南这块地方在她手里已经好几年了。她可不只是安排几个官员在江南就了事的,江南这边但凡赚钱的生意,都是她的。
卫谏几乎被吓住,不敢置信的看向赵承玉。
赵承玉继续得意道:“都说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末位,但银子却是排在前位,我没有那么多银子,手底下如何养着那么多的人?”
雍州军的军饷是所有士兵里最高的,她还有暗卫、亲卫队、风月楼和晓月楼,能让别人对她忠心,那必定她的银子使得比别人多。
不只是江南,几乎是全国的经济命脉都在她手里。
“在下佩服。”卫谏看着赵承玉许久,由衷的说出这四个字来。
“其实,你也不差。五大富商没听过卫家字号,我却是听过,咱们的皇上,生意做得也挺大的。”赵承玉道,卫家字号可是抢走了她好几笔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