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要下嫁_作者:霜露白(52)

2018-12-11 霜露白

  另一穿浅靑长袍的面如傅粉、貌若宋玉潘安的男子,要替赵承玉夹菜,突然就听得卫谏直接一酒杯摔在了桌子上,他怒气站起来,如鹰凖凌厉凶狠的眼神一扫,武宁侯惊慌的不敢说话。

  这儿的菜,赵承玉断然是不会吃的。

  她也站了起来,一脸严肃的训诫武宁侯:“本宫听说武宁侯那畜牧场是在马头村,武宁侯将那儿的村民全都赶走了,在那儿养了这些畜生。你好贪口欲,本宫也管不着,只是这将百姓赶走,这事你办得可不妥。”

  武宁侯一听,吓得立即惶恐跪在赵承玉面前,直道:“臣知罪,长公主饶命!”

  武宁侯一跪,其他人也全都跪了下去,惶恐得哆嗦起来。

  武宁侯继续解释道:“长公主,此事臣并不知情,这个畜牧产是臣一个远房侄儿送与给臣做寿礼。”

  “看在你并不知情的份上,本宫就饶你一回!”赵承玉气愤道,说完,就甩袖离去。

  出了武宁侯府后,回去的马车上,赵承玉见卫谏一直沉默不语,脸色不善,以为是不满她并未为难武宁侯而不悦,她道:“你可是不满我为何没有严惩卫武宁侯?”

  卫谏仍是铁青着一张脸,不言语。

  赵承玉叹了声,继而道:“武宁侯所犯之罪,若是大做文章的话,必定是要斩首抄家。可武宁侯是武将,他曾为北朝立下不少功劳,当年父皇死后,嫔妃联合外臣作乱夺位,武宁侯也曾帮过我。如今,又有南朝虎视眈眈,内有荣王伺机谋反,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武宁侯虽然年老了些,但是作战经验可比那些年轻将军要丰富许多。”

  赵承玉解释了这一番,仍不见卫谏脸色好转。

  她也不打理他,挑了帘子往外看,夜色清凉如水,此时一轮圆月正挂当空,如今虽已是深秋,却也能听见路边大树上,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叫声。前面的闹市街,也正热闹,灯笼高挂,路边有小摊贩叫卖。

  赵承玉正看得惬意。

  突然听得耳边卫谏冷声问:“长公主很喜欢今日宴上那两个容色出尘的少年男子?”

  “美好的事务,令人心旷神怡。”赵承玉道,一回头,见卫谏面色冰冷,便猜指他是起了醋意或是占有之心,立马一转神色,微微侧了侧身子,靠在卫谏的怀中。

  卫谏的心突然一下跳乱了,从不曾想赵承玉会如此主动。

  “长公主……这是对奴才……动心了?”卫谏燥热得有些结巴。

  “你我已是真真切切的夫妻。”赵承玉道,“我是个女人,需要有男人疼爱,卫谏,你将我伺候得极好……”

  后面的声音像是羞涩的吞了下去,又不甘心的从嗓子眼里冒出来,说完那话,赵承玉的脸都又红又烫。此时躺在卫谏怀中她,全然一副小女人姿态。

  此等情景,二人独处马车,又是情欲渐起,卫谏着实想将怀中女子好生疼爱一番,可又怕床事过于频繁,他素来是自制力极好的人,不想因此破坏他对自己的要求,便极力忍着。

  好在武宁侯府与卫府相距并不十分遥远,没多一会儿,他们就回到了卫府。

  赵承玉已经搬来与他同睡。回府时辰已晚,瑾儿和松儿早早伺候赵承玉睡下,卫谏却是在院中舞剑,随后又去书房看了会儿公文,处理事情,等他再回到寝房中,已是到四更天了。

  赵承玉虽饶了武宁侯性命,但还是将他罚俸降职,以示训诫。

  马头村那块地,武宁侯给让了出来,家里用膳也不敢这么奢侈了,反而引以为戒,府中连续吃了一个月的粗茶淡饭。武宁侯夫人脸色都差了许多,面黄肌瘦,半月来不敢出门去与其他贵夫人喝茶说话,还有那武宁侯府的世子公子们,也是日日的去找别的勋贵子弟蹭吃蹭喝。

  李徽宗的那马场已经修建好了,这不发帖子邀了京中的勋贵公子、贵女们去马场跑马玩。

  赵承玉和卫谏亦在受邀之列。

  赵承玉穿了一身红色劲装骑马服,红衣似火,一头长发束起,干练又显妩媚。她和卫谏骑马赶到时,马场已有许多人在,很是热闹。

  赫连南骏偕了白新月、赫连南丞在,荣王、齐王、承欢都在。

  看来李徽宗这面子还真大。

  “这块地,还是长公主赏赐的,多谢长公主了!”赵承玉刚到,李徽宗就大声道,嗓音洪亮,可并没有真感谢赵承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