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萧进了门就说道:“早就想拜会长公主,因听我母亲说,要为我与那钟家大姑娘议婚,所以今天也是因为白七公子是钟大姑娘的表哥,才拜托他去请了钟大姑娘来面见,实在是因为我的情况有些特殊,虽然婚姻事该听从父母之命,但我觉得想想还是要钟大姑娘自己答应才行。白七公子被我闹不过,因是表哥,也关心表妹的终身,便答应了做引见人,陪我同在此等候钟大姑娘,没想到下人传错了话引了误会,只求长公主看护国公府的面子,不要怪罪白七公子。”卢萧说道。
长公主直接傻了。
没想到卢萧会这么说,虽然说这句也确实将白七和钟大划分了界限。
钟晓欣当然也就不会知道,在她再次不在场的情况下,还有人帮她套用了相亲4.0模式。也就是最低档的最终模式,男女相亲直接见面。
长公主府女眷的宴席分两边设,一方面是因为长公主府小于镇国公府,安排不下杏花宴那百多人的宴请,第二则是因为长公主府安排的都是贵女,不合适4.0版相亲,会被人看到,也会被人说嘴,而镇国公府的大花园这边的女眷,就没有这么高贵,又因为同在镇国公会,有些中低等层次的官宦人家也确实真心疼爱女儿(儿子),怕委屈了孩子,就会想先让双方见个面,安排得当的,就像鸣霜院里这样,让男女双方见面,也是有的。
因为4.0模式是年轻一辈自己相,所以多会像卢萧说的这样,安排个同辈做陪,比如:
一家的小姐接到通知,说自己的哥哥喝多了歇在了哪个院,小姐去看兄长,没想到里面除了兄长,还有个据说是兄长同窗好友(或同事同僚)的男孩子也在,小姐就说两句关心兄弟的话,对方也自然要答些‘你哥交给我看着你就放心吧绝不会让他喝死’之类的话,见过面说了话,小姐见有外男,不便久留,再羞答答施一礼走人,这样就相亲完了。
非常正常并常见,同样不违礼数。
一般是女方兄长或表兄弟陪着男方,女方则由长辈或结了婚的姐妹们陪着,两边都有人陪,见面也是在人来人往处,对外就说是偶遇的,反正重阳相亲宴,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钟大和钟二是隔了房的堂姐妹,还和白七闹过绯闻,然而到底也喊白七一声表哥,所以非说白七是女方家的陪同,说得过去,最主要是卢萧站出来认了他是男方相亲的人,那么之后只要护国公府真和钟家作了亲,白七和钟大的名声不但不会有人再说嘴,反而外人只会说白七心胸宽广不计前嫌乐于助人。
白七松了一口气,这样的说法比他一味的否认但又没法解释自己的行踪来得要好,可是白七潜意识里也并不想承认,所以对于卢萧的说法不认可也并没有否认。
长公主则傻的有点七窍通气了。
第144章 还我清白(四更)
卢萧把白七和钟大给撇干净,倒是护住了两个人的名声,但问题是他把他自己又扯进去了做什么?你要帮人,你就直接说是约了白七陪钟大来见端王的嘛……
可是这话又不能明说,总不能当着众人的面给提示:“护国公家的小子你是不是说错话了?其实要相亲的人是端王吧。”这样说。在场哪家夫人不是人精,现在这场面已经很诡异了,这话说出来谁都得觉得是借口。
当然一群看热闹的贵妇人其实也傻着。
这高门大户,陷害私会的多了,这种热闹也没少看,但她们直觉好像事实不该是这样。可是大家谁也不说,她们适逢其会,被那婆子嚷而知道了白七私会钟大的事情,所以长公主才带了她们来,虽然不知道长公主到底是主持公道多些还是看热闹多些,但大家也都看出来了长公主的倾向。她心里向着那个有情有义的钟大,带了自己这些人来也有点那种意思,解开了误会即是叫这些人别乱说嘴。
卢萧说完了,长公主这主人家也该做个审结了,点头道:“原来是这样,那既然是人家表哥陪着来相亲的,那就……”那就继续相?卢钟相亲的消息要是就这样传了出去,端王那里怎么办?最后娶了个相过亲还失败的女子,也不好听啊,人家不要的他都接手?
“那就容我陪同长公主一起去看望钟小姐吧。”卢萧接了长公主未竟的话说道:“我也正是久等钟小姐未至,才出去打听知道了钟小姐为了救人而落水,因而将白七公子一个人抛在鸣霜院里,致人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