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往上报了多少,相应的公粮就要交上去多少,最后坑的还不是自己大队?
李老头宁愿不要领导们的夸赞和奖励,也不能坑害自己村的队员们,地里出产了多少粮就是多少粮,如实报上去就是,弄虚作假有意思吗?!
更何况,李家村有小神仙坐镇是领导们私底下都知道的事,如果连那儿的亩产都高不到哪儿去,那么其他地方那么高的粮食产量就有待商榷了。
李老头相信,县领导们有这样真实的对比,绝对不会被人为造起来的虚假所蒙骗。
即使某些县领导也想通过谎报粮产而向上头邀功,也得先想想为此做的后果,以及会不会被刘部长留下的人将真相捅出去。
真的闹到上头,呵呵,所有参与的人都别想逃过,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
如此一想,李老头顿时底气十足,单等着最后他上台,如实报出粮食产量,将前面那些人造起来的虚架子全打散不可。
果然,县领导班子也不是吃素的,刚开始报的那几个,他们误以为真,还十分激动地给人鼓掌喝彩,但等到接下来……
我去,你特么逗我?玉米亩产能达一万斤?大豆啥时候比红薯产量还高了?!你家花生都不生虫的全结果了?!!
简直一派胡言乱语!当他们领导是没下过地不知道真实收成是吧?!
化肥厂刚建起来还没投入生产呢,各个大队亩产就这么高了?!大队长们的脑壳儿是不是都进了水?!!
县领导越听越面无表情,前排集体冷了下来,后面呱唧巴掌的人相继的也稀稀拉拉地没有了。
现场一片诡异,上头的大队长脑门冒着汗硬撑着喊出大丰收的亩产作汇报,下面的领导面上一个比一个黑。
直到轮到最后一个,李老头仰头挺胸地上去了。
第124章
秋收总结大会开到尾声, 会堂内的气氛紧绷得让人忐忑不安。
直到李老头昂头挺胸地走上台, 下方第一排的县领导们方才缓了缓难看的脸色。
李老头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深吸一口气, 开口说出早就打好的腹稿, 轮到汇报粮食产量时,实事求是地报出了李家村这一季原本的出产,没有一丝一毫的弄虚作假。
“啪啪啪——”完后, 领导们首先起立鼓掌, 后面的生产队长们面面相觑地跟着站起来, 跟着拍巴掌。
至于他们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从那一张张懊恼不已的脸面神色中就能看出一二了。
本以为在粮产上动点手脚, 领导们脸上有光, 他们自己也能获得奖励的实惠, 谁知道对方根本不吃这一套, 更有一个神仙村如实报上了。
这下可好,偷鸡不成蚀把米,还不知要如何收场。
生产队长们表面笑容满面激动万分,内心早已悲伤逆流成河了, 现在只不过都硬撑着一层面子,就看领导们怎么处置。
李老头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一身轻松地从台上下来, 还和领导们挨个握了手。
县领导撂下身后的一众生产队长, 围到李老头身边仔细询问秋收粮食的具体情况, 那些之前汇报中搞浮夸风的人集体坐了冷板凳。
等到李老头将李家村秋季的庄稼生长收获等问题全都讲清楚之后, 县领导做了记录,方才让他脱身。
其他生产队长几乎都是坐立不安的模样,心里七上八下地看着领导们围在一圈讨论了片刻,县委书记拿着小本本上去准备发言了。
李老头松了口气回到自己的位置,旁边的大队长瞅了他好几眼,等李老头疑惑地看过去时,对方朝他伸出了大拇指。
这是对他佩服的意思,李老头没放在心上,摇摇头做罢。
“我们这边针对刚才的汇报已经做了统计和记录,你们确定报告的内容再无更改吗?”县委书记站在台上沉声问道。
下头寂静一片,大家都不吭声。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来之前做的打算和小心思看来是不行了,但是想反悔已经来不及。
上报的粮产一旦改回原来的实际数目,那就相当于直接承认之前是弄虚作假谎报的,那么别说奖状奖励,估计连生产队长的位置都要丢。
想到此,众人没一个开口说话的,前头的领导们齐齐沉下了脸。
“那好,从明天起,咱们领导班子就下乡去,到各个生产队里挨个核查,确认后签字画押,公粮如数上交,不得延误!”
在县委书记的厉声通知中,这次的秋收总结大会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