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田居小日子_作者:竹子米(448)

2018-12-09 竹子米

  在传统女人心里,男人是一家之主不可违抗。

  可伍夫人一看资料,发现女儿的相亲对象是个离京十万八千里外的小康人家,险些晕倒。

  据说,伍雪青因为这个在家哭了好多天,连班都不上被开除了。

  “……灵雁之前还说她可能来村里散心,不知怎的居然没来,跑青海泡温泉去了。”

  “她还真是心大。”

  “没办法,毕竟是小家小户出身,又不得伍家人欢心,注定她飞上枝头也站不稳。”迟早要摔下来。

  “哎,别说了,再说下去你跟她有什么区别?”

  “哈哈,那也是……”

  清冷的雪夜里,两个女人依偎笑着回到三合院……

  去年不管过得好与坏,娶个媳妇过大年是很多人的心愿。

  梅安市的省城,在广场的河岸边,一位年轻人不怕寒冻,单膝跪在地,手捧鲜花与戒指在春节前求婚成功。此刻两人正紧紧拥抱在一起,女孩喜极而泣:

  “你会被人笑话的。”

  “谁笑到最后才是胜利者,只要过得好,他们不但会笑,心里还会恨死咱们呢。”

  女孩噗哧地笑了。

  年轻人也笑了笑,“虽然你不肯说,可我知道你那天肯定受了委屈。没事,明年咱们努力赚钱攒钱,争取年底离开这儿到大都市去。”

  身无分文寸步难行,他的积蓄暂时无法支撑两人在大都市的生活。

  外边竞争压力大,他不能贸贸然把她带出去继续受苦。反正已经离开梅林村,离开那些人,再耐心等一年半载多存些本钱,两人以后在外边才能过得轻松些。

  女孩已经没有家了,因为有人在家乡传她下海出来卖,害得家人跑来把姑姑揍了一顿。并放言让她以后别回去,父母当她死在外边了。

  所以,她现在只有他了……

  第300章

  唐代的饮食讲究,造形也极优美。比如在贵族家里,水果按一定的造型摆在华贵的牙盘里,既可观赏亦可食用;各种糕饼点心,用不同的器皿盛放,使其色彩艳丽,香气袭人。

  苏杏和婷玉在游历过程中,路过一间寺庙,发现僧人们在寺院门口派发糕点和饭食。

  人多,有流民,也有当地老百姓,都是穷苦人家,她们便在寺院门口摆摊免费给人看病。没过多久,有两名僧人给她们端上寺里自炒的茶汤和素点心。

  茶青翠碧飘香,点心做得特别漂亮,花形、叶形盛于盒中,美得很有食欲。

  苏杏猜着,寺里可能藏着一位厨艺高超略有强迫症的大厨,若是寻常人家,在这种荒僻穷地方谁有心思讲究食物造型?有些习惯,恐怕要死了才能忘却。

  为对方的手艺深感佩服,但没有进寺里查找打扰。

  风大,天气冷,义诊持续到下午人们就差不多走光了,她俩这才有空找僧人们买几包茶叶。因为婷玉说这些茶叶好,强迫自己心如死水的剁手党一听,立马意志崩溃买了好几袋。

  “这么多?”婷玉诧异。

  “哈哈,送人,送人。”苏杏解释。

  一袋放在休闲居,一袋给少华带给昌叔,还有两袋分别寄给文老和林师兄,他们也爱喝茶。自己家留一袋,婷玉对茶颇讲究,看得上她才泡来喝。苏杏不讲究,所以家里的绿茶红茶等一般是她和访客们喝。

  茶盒是贵人用的东西,寺院用的是纸囊,一种用来装茶叶的纸袋,可保存茶香不散失。

  本来苏杏怕贵,结果僧人们不收钱。

  “二位施主施医赠药,功德无量,本寺又岂能收取菩萨的钱财?罪过……”念了一声佛号,两名僧人返回寺里,关上寺院大门。

  两人先是面面相觑,继而向院门作了一个揖,然后也离开了。她们一路走来雇用马车,此刻在山下等着。

  “婷玉,要不,过完年你跟白姨走吧。咒文在哪儿都能琢磨,不一定要在家里。”苏杏忽然建议道,“更不用担心我,我极少出门,少华他们又在隔壁,不会有事的。”

  两人何其有幸,皆有一技傍身,更是自己的爱好。她每天醒来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婷玉却要隐藏自己的技能,这不公平。

  以婷玉的资质,应该用不着几年便能拿到资格证。

  婷玉瞥她一眼,望望山下不远的城镇,道:“在那种地方怎能静得下心?你别管,这事我自有分寸,快走吧,不然来不及进城。”要进城买糕点回去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