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就这样迅速的失去了自己在大学结交的第一个“好友”。
拜王婷婷所赐,班里其他的同学对她都不远不近的,有的甚至瞧不起她,觉得她是一颗坏种子。
银杏觉得自己需要找人倾诉一下,苦闷憋在心里长久了会出事。
不想给家里人说,怕他们担心。
每个月的家信,写的的都是北京城多么的繁华,同学们多么的友好,老师知识多么的渊博。李大力不识字,找村里上过学的帮忙念,听着姑娘的信,乐得找不着北。
想找许珍,可许珍忙的不行。
她天生不是一个甘于屈与人下的人,自从回到单位上班后,就跟上了发条似的,每天斗志昂扬,忙得脚不沾地,不知累为何物,恨不得直接睡在单位里面。
好在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已经升职为副主任了。
银杏不好意思再去拿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烦她。其实就算她知道,以她的个性,应该是直接让银杏考个全科第一,直接拿成绩打那个王婷婷的脸,到时候看谁还敢说什么。
她的回击通常都是简单粗暴。
许扬也经常给银杏写信。他的信通常很短,一般都是说他自己又黑了瘦了丑了,等到放假的时候来找银杏,希望不要笑他。他还会在信中给银杏讲小故事,告诉她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坚持本心问心无愧。
银杏总觉得许扬知道她在学校的事情,丢人都丢到校外去,郁闷过后只能宽慰自己许扬一点也没有嘲笑的意思,至于其他人,都不认识就不用在乎。
她又不是薛宝钗,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就算薛宝钗得到所有人的夸赞,最后不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好在银杏还有江盼盼这个高中好友,虽说她们在不同的高校,但这并不妨碍俩人的友情。
她们用信联系着彼此,诉说着生活中的琐事和藏在心底的小秘密。
银杏一吐为快,把学校遇到的奇葩人奇葩事一股脑的往外倒,江盼盼成了她的一个吐槽箱。
江盼盼学的是中文,给王婷婷起了个外号,叫做“王太闲”。
在信中她写道,“太闲同志人如其名,就是太闲了。要是你们班的班委都让她一个人干,估计就没那么多时间来盯着你,可她又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说来说去,还是她现在的工作无法匹配她强大的责任心。观你所言,我觉得这是一个自以为聪明又爱出风头的人,人最怕的就是这样,看不清自己的身份,最后只会自尝恶果。”
跟心灵鸡汤似的。
第081章 许珍的房子(为彼岸加更)
大学第一年的暑假银杏并没有回去,家里隔得太远,学习任务也重。她打算利用暑假充点电,学习之余还不忘到处溜达。
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近,到时候个体户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好好把握住机会,不说大富大贵,起码也能小康,赚钱买房,把父母接到身边。
这次期末,银杏考了第十名,不好不坏的成绩,还算差强人意。
倒是王婷婷很意外的考了三十名。她本来已经买好回家的火车票,得知成绩后,大哭一场,红着眼睛去火车站退票。之后抓着课本没日没夜的看,比高三党还勤奋。
宿舍里面就俩人没回去,银杏实在不想每天对着一张驴脸,果断的选择搬到许珍的房子里面住。
房子就在学校附近,八十多平,是她当年结婚前许父许母送的。
许家出事后,潘大伟很“大度”的把房子捐了,眼睛都没眨一下,以此证明自己是个思想进步的好同志,坚决和坏分子划清界限,不会被糖衣炮弹打倒。
后来许珍回京,第一时间把这套房子要了回来,理由很正规,她自己的房子凭什么让个外人捐,一句话堵得别人哑口无言,只得悻悻归还。
转了一圈,房子又重新回到自己名下,可许珍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相反还膈应的不行,也不愿再在那套房子中生活。
它就是一个见证者,旁观了那段愚蠢又可笑的过去,要不是实在不想便宜潘大伟,让他背着大方捐房的美名,这房子彻底成为别人的了。
那套房子就这样一直空着,许珍想卖又卖不掉,大家都等着单位分房,谁要是随随便便花几千买房,准被说成神经病。况且风声紧张,也不敢随随便便的拿钱出来。
银杏对着这套房子直冒星星眼,再一次羡慕的望着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