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四。”
“是他?”
不怪银杏没想起来,她还是刚结婚那年过年见过安小四,再也没打过照面,差点忘记还有这么号人物。
说起安小四,就想到他那个死活坚守北京志向远大的媳妇郑玉。
“他跟他媳妇怎么样了?”
“就那样,分居两地。安小四申请调到t市,我猜很大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郑玉。毕竟他在以前的部队呆了好多年,混得如鱼得水,到了新地方却要重新经营。而这次调动又是平调。”
银杏,“郑玉真是个……是个坚持到底的人。”
说不随军就不随军,半点转圜也无。她跟安小四一年难得见上一面,俩人结婚了跟没结似的,也没个孩子。
安家的老太太急得不得了,见天拿这家的孙子那家的孙女刺激郑玉,可她完全不在意,逼急了,直接睡在公司。
许扬一点不赞同,“媳妇,你千万别学她。”
独立是好事,可结婚了就有家,有家就要责任,夫妻一人一个地,算咋回事。
银杏,“t市离北京近,她会不会松口过来?”
完全可以当甩手掌柜,招几个能干的人帮忙打理,她在t市坐镇,一个月回京几天,方便又快捷。
李大力不正是如此,每个月月底回京查账,其他时间都呆在t市。
反正还有一个东西叫电话,要是京市的店长遇到难题,电话里解决不了再让老板跑一趟。
许扬,“我看悬。”
银杏,“好吧。”
她对郑玉的印象还停留在刚结婚时,郑玉跑到婆家大闹,摔坏了她手里的盘子,打湿了她的棉袄。
……
安小四几天后到了部队,又形单影只的住到杨波以前的房子里。
大院的军嫂都等着他的媳妇出现,一天过去,一个星期过去,一个月过去,女主人还是没现身。
两个月后,银杏再一次从许扬口中听到安小四,“安小四打离婚报告了。”
银杏当时正在喝水,一口喷出来,“他怎么现在想起来离婚了?郑玉还是不愿意过来?”
“安小四安顿好后,隔两天就给郑玉打个电话,从开始让她随军,到后来求她随军。可郑玉不为所动,反而让他退伍。别说安小四不干,安家其他人也不同意。”
银杏,“……”
许扬又接着讲,“郑玉口口声声的说安小四不愿意迁就她的工作,那她也凭什么考虑安小四的感受。”
第354章 女追男隔层纱
没有乱七八糟的外遇,没有刻骨的家仇,也没有难忘的旧恨,安小四和郑玉的夫妻事明显简单的多。
几年的拉锯战婚姻,双方的耐心均已告罄。安小四先提出“离婚”二字,郑玉想了一个晚上,而后积极响应。
俩人和平离婚。
安小四是营长,父辈又混得也不错,离婚后他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馍馍。
诸位军嫂听说他单身后,纷纷打起小算盘,盘算着家中适龄儿女。在亲戚中扒拉不到,那就扩大范围,到亲戚的亲戚中寻,总有个合适的。
安小四很挑,第一个媳妇是大学生,第二个媳妇怎么也不能差。
他就要让郑玉看看,你不乐意随军,自然有大学生愿意随军,愿意给他生儿育女,愿意相夫教子。
对,还有一个要求,媳妇必须以家庭为重。
这是他从第一次失败的婚姻中得到的教训。
安老太太和安小四不愧是亲生母子,想法如出一辙。
广撒网,捞好看又高贵的鱼。
本着这个念头,安老太太拜托了所有认识的在学校工作的大学老师。
拎了两瓶罐头到许家,向许母说明来意,让她帮忙留意留意。
银杏也接到安老太太的“热心电话”。
不得不说,挺用心良苦。
安小四开始平时训练,放假相亲的忙碌生活。
从草长莺飞到寒冬来临,他的女友终于定下了。
黄雯。
银杏知道黄雯跟安小四处上对象时,恨不得把安小四的脑袋扒开瞅一瞅。
他们俩用老套的话,就是陪着好友去相亲,相亲对象却看了我。
安家老太太时不时给银杏打电话,询问是否有适龄儿女,银杏怎么着也得帮帮忙。
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周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