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母很生气,对着许父就吼。
“你看不惯就不看,骂儿子干啥。信则有,不信不则无。你不信,那就没有。亲家公亲家母一没犯法,二没找你帮忙,你少拿着鸡毛当令箭。”
许父面色讪讪,“我这不是怕他们被有心人利用。”
“就你聪明,就你厉害,就你分得清是非黑白。”
许母虽说是个老师,可接触的人多,多多少少听过一些算命看相的事,私心里还是有点信的。
很了解田双的心情,如果有人给她说,许珍她们三姐妹中谁可能要出事,她保准急得睡不着觉。
老母亲的心,老父亲理解不了。
银杏压根不知道,因为自己,公公和婆婆还吵架了。
她正在李主任的办公室,等着她的评语。大论文初稿已经差不多完成,先拿去给她过个目。
李主任一个错误都没指出来,但是告诉银杏,错误多的两只手数不过来,让她自己找。年后带着改好的大论文再来学校。
银杏又跟公公婆婆挥挥手,坐火车离开京市。许母不放心,特地喊许父的司机,把人送到火车站。又给许扬打电话,让他去火车站接人。
第413章 认名不认人(为酸酸软软加更2)
店子转给李大力后,他又去找了老陈头。
老陈头根据他的面相掐算了几个搬迁的日子,李大力跟家人商量后,选择了元旦前两天的那个日子。
先搬过去,等到元旦那天再开业,预备弄个全场满减,打个开门红。
银杏又在学校里招了一批兼职,让他们排成队,举着牌子在城市各处奔走相告,时不时再喊上几句口号,效果还挺不错。至少很多人停下手中的活,跑过去询问。
众人拾柴火焰高,搬家那天,帮忙的人挺多,但凡关系好点的都到了,就连安小四也请假过来。前后没用到一个小时,家具和销售物品全部换了个新房子住。
银杏和许扬做东,请大家吃饭,又一人包一个小小的红包,权当谢礼。
最后小手一挥,给大家放假两天,元旦那天过来报道就成。
闻言,店铺里的工作人员纷纷鼓掌叫好,笑着跟银杏挥手拜拜。
只有汪大秋推着自行车,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银杏觉得奇怪,“嫂子,你元旦那天有事?要是抽不开身,先忙你自己的事要紧。”
自从进店铺工作,汪大秋没有请过一天假。
汪大秋连忙摆摆手,“没没没,我不请假。”
银杏挂着浅浅的笑容,“嫂子有话不妨直说。”
汪大秋看看左右,好多人,有点为难,开不了口。
银杏秒懂,“嫂子,我送送你。”
走到无人处时,汪大秋这才开口,“李老师,你最近见过沈洁没有?”
“沈洁?”银杏仔细想想,上回见她还是年初正月十五。那天沈洁拎了点东西,到她家里一起过十五,说一个人冷锅冷灶,不想动。
“好久没见她了,她怎么啦?”
“她要结婚了。”
猛不丁听到沈洁要结婚的消息,银杏先愣后喜。替她高兴,总算走出杨波的阴影,愿意接受一段新的婚姻。
“和谁啊?什么时候?”
“又嫁回咱们部队啦。”
“啊?”惊喜转为惊讶,银杏眨巴眨巴眼睛,在心里把部队的未婚男性扒拉一遍,没发现有合适的。“到底是哪位啊?”
“苗副旅长。”
我勒个去,银杏一言难尽的看着汪大秋,眉头耸在一起,“苗副旅长……”
汪大秋仿佛知道银杏要问啥,顺嘴就答,“今年五十二。”又把自行车靠在腰上,左手伸出一个五,右手伸出一个二。
银杏风中凌乱,如遭雷击。
一直以为苗副旅长五十岁,原来五十有二,沈洁才三十过点。放到三四十年代,苗副旅长完全可以当她的爸爸。
这还不算,苗副旅长有个特别出名的外号,叫苗秃头,不是光头,是秃头。据说二三十岁正年轻的时候,头顶就没毛,想走地方支援中间的路线,但是部队里除了小平头就是光头,他的计划还没实行就宣告失败。
换做别人,直接把头发剃了,好洗不说,夏天还凉快。可他不愿,分外珍惜剩下稀疏的头发。
老远一看,特别滑稽搞笑,正头顶寸发不生光秃秃,下面围了一圈毛绒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