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衣服,银杏抬头看看墙上的时钟,快到和周美珍相约的时间。
拿起包包,和田双挥挥手,“妈,我出门了。”
“走路看车,小心一点。”田双赶紧叮嘱。
这句话已经成为田双的口头禅。
离银杏三十整岁生日还有几个月,田双日夜揪心,整天念念有词,每天出门必叮嘱小心二字,每天回家必追问有没有意外来财。
拳拳爱女心,左邻右舍都晓得。
时刻谨记老陈头的几句箴言,哪怕银杏再三的让她放心安心,她仍然紧张兮兮。
银杏非常配合,温顺的答道,“嗯,我会的。”
走在路上,真的“左顾右盼”。不像以后车水马龙,如今道路上车辆少的可怜,也正因为如此,许多驾驶员横冲直撞,甚至有的连驾驶证都没有,随便学学就上路,堪称马路杀手。
周美珍早等着了,见到银杏,热情的挥手,“李老师,李老师……”
银杏走过去,打趣道,“当新娘子了,笑容都多了。”
周美珍,“李老师,我脸皮薄。”语调平稳,语速正常,仿佛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
银杏目瞪口呆,委实没想到周美珍会这样答。见过娇羞红脸蛋的,见过低头不语的,也见过噘嘴装生气的,头一回见一本正经说自己脸皮薄的。
又长见识了。
“……咱们进去吧,有意向的没?”
大个六月三十毕业,和周美珍的婚期定在七月一日,一天都不愿意多等,娶媳妇进门很迫切。
真心喜欢周美珍,想给她一个美好的回忆,拿出所有的积蓄办婚礼。
首先必须要有一套好看的婚纱,俩人光顾了三个婚纱店,都没有选好。不约而同的想到银杏,百分百信任她的眼光。有她帮忙参考,一定能挑到合心意的。
这不,约她去第四家。
周美珍推开婚纱店的门,和银杏并肩而入。
看看左右,没有服务员,飞快的凑到银杏耳边,小声的道,“有点露,有点透。”
银杏笑得不可自抑,肩膀一抖一抖的。
哎呀,周美珍太逗了。
周美珍带着银杏走到婚纱区,用眼神示意她,李老师,你瞧,前面开口都很大,还有的在后背上开个大洞。
在奶奶以身作则,时刻教育孙女要自爱自重之下成长,周美珍实在接受不了这种“奇装异服”。
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这些婚纱很省布料,咋还这么贵?
银杏招来服务员,直接让人家推荐保守款。除了胳膊和脖子,其他地方能捂多严实就多严实。
也幸好是九十年代初,再过十年,周美珍也得走定制之路,否则市面上真寻不到合乎她标准的婚纱。
服务员充耳不闻,仍旧指着挂在店子正中央的一排婚纱,认真介绍道,“这些是时下最流行的样式,很多港台大明星结婚穿的。”
和港台潮流明星穿一样的,不信你们不心动。它们店里最贵的,同时也是销量最好的婚纱。结婚嘛,只此一次,多花个百来把块钱,许多女人乐意。
可惜,没有招数无往不利百试百灵。
周美珍不是许多中的一员,她牢牢的站在少数人的阵营中,奉行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简单又利落的表达喜好,“我不喜欢。”
服务员噎住,异样的打量她一眼,又扫了银杏一下,迅速做出判断。眼前俩人条件都不差,身上穿得全是牌子货,随随便便一件好几十,显见不是因为钱拒绝它们,那就是真不满意。
但是,怎么会有人不喜欢了,难道带她们去角落里选那些无人光顾的?
觉得周美珍肯定是没认识到这排婚纱的美丽,从架子上取下一件,前后左右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展示,热情的邀请她试穿。
周美珍紧紧皱着眉头,后背开个叉,不晓得是不是做衣服的人忘记把布料缝上去。
银杏对这位滔滔不绝的服务员很不喜,已经说了不喜欢,还强行安利。
推销也要有方法的好不,最起码要顺着顾客的要求来,瞅到合适的机会再推出其他款,那样才不会引起人反感。
如果这是自己店子里的员工,评分绝对不及格,迟早让她滚蛋。
咦,店子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为了拿高提成,拼命的介绍贵衣服。
短短一会,银杏从婚纱店的员工联想到乐购服装店里的员工,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