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捕头试图报以微笑,瞅着冒热气茶盏,咧了咧嘴,却扯不开嘴角,只得轻轻地说道:“多谢。”
又是一阵沉默,这次比较短暂。
因为,王捕头的勇气正渐渐消失,他不敢保证等到薛拾回来,他还能提这个非分的要求。
聂菁菁与小琳面面相觑,她们方才是不是都听错了?
倒是高管家,声音拔尖了似地吼了出来:“当然不行!公子不会同意的!”
把聂菁菁和小琳给吓了一跳,也令王捕头的脑门上冒出了一层汗。
王捕头的要求岂止非分,更是异想天开。
“薛夫人,还请您……”王捕头抹了一把汗水,找了个婉转的词,“请您,救救我家县太爷。”
原来,自打那日离开薛府后,王捕头立刻让手下去找那个少年目击者,想要重新询问一遍,一是再看看是否有疏漏之处,一是就如聂菁菁说的,一个孩子大半夜在街上做什么。
去找孩子的那个手下叫何盐,与老香来死去的何掌柜沾点亲。
可是直到日落西山,何盐也没有回县衙。王捕头又派了另一个叫王三的衙役去看看。
这一等就是一宿,把王捕头气得啊,骂道:“不知是不是,两个又跑哪个酒肆喝酒去了?!”
天刚亮,王捕头就冲进了王三家。王三,是他的堂弟。
王三媳妇说王三,一整晚都没回家,她还以为王三公务繁忙。
喝酒打牌玩通宵的时候,都是衙门公务繁忙的时候。
王捕头突然脑门一抽,掉转头就往那个少年目击者的家里去。那个孩子的家并不远,就在这条街上,与薛府隔着两条小巷,在第三条小巷上。
可是当王捕头赶到那里,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登记的地址。
小巷子冷冷清清,没有一家是他幻想中的漆门大院—为什么那天那孩子在县衙做笔录时,他会觉得那母子俩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正当王捕头疑虑母子二人为何要给假住址时,一声接一声微弱的咳嗽,引起了他的注意。
细细分辨,寻着声音,王捕头来到了一户废弃人家的篱笆院子。齐腰高的杂草丛中,王三断断续续地咳嗽,而他身边的何盐悄无声息。
“三儿,你们这是咋回事?”
王捕头赶紧扶起王三。
王三停止了咳嗽,先是迷茫地看了他一眼,忽然放声大叫起来:“鬼啊!鬼啊!鬼啊!救命啊!有鬼!”脸色青白,惊恐万状。
王三疯了,而何盐,已经凉透了。
第 41 章
两个捕头,一夜之间,一死一疯。
容不得怠慢,王捕头火急火燎赶回县衙,立刻遣了四名衙役赶去出事的小巷:“保护好现场!”而他自己,加快步伐走向书房,准备向县太爷禀明情况,加派人手调查此事。
却没有想到,县衙里正有人等着他。
少年眉清目秀,一身浅蓝,坐在县太爷身边,与县太爷不知在说些什么。县太爷不时哈哈大笑,眼底尽是赞赏,少年偶尔会俏皮地吐吐舌头。
他的母亲不在。
王捕头心里疑惑,但并未显露,上前:“老爷,下官有急事相禀。”
县太爷漫不经心地说道:“又出什么事了?”
“老爷,公事。”外人在场,让王捕头如何开口。
尤其这个外人,现在是王捕头心中的一个大大的问号。在这个少年给的地址那,昨夜刚出了事,可是,这才多久,他怎么会出现在县衙?
“哦,”县太爷想了想,看了看少年,“没事,来来,这位是秦公子,是本老爷刚收的义子。”
少年离开凳子,温和有礼地走向他:“秦非,见过王捕头。”
变化来得太快,王捕头有点摸不着头脑,喃喃地说道:“秦公子。”
“义父,”秦非望向县太爷,“王捕头找您,肯定是有要事,小可我先告退了。”
县太爷慢条斯理地摆摆手:“啊,不用不用!”
秦非微微一笑,执意退出了书房。
“这孩子,真是。”看得出,县太爷是打心底喜欢这个孩子,捻着山羊须,还望着合上的房门,“说吧,又出什么事了?”幸亏,他还记得,打断他和义子聊天的王捕头。
王捕头却杵在原地,张了张嘴,又闭上,又张开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