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楚忙道:“既然如此,我让人再从铺子里取些来。姑母回去时带着,自用送人都方便。”
姜谊摆摆手:“那哪成。我不过随口一说,哪能拿你的东西?倒是见了半天了,我带来的见面礼都忘了给你。”说着,便示意郭源拿过来。
郭源身后拿出来一个小包裹,装作十分遗憾地叹了口气:“娘拿了什么好东西过来?刚才华姑娘进来时您不提,我还当是混忘了,便宜我了。”
姜谊白了他一眼:“你快些寻个媳妇儿回来,不就有了?”一边说,一边从包裹里掏出一个晶莹的玉镯:“这个是衡哥儿的祖母当年给我的,我平日舞刀弄枪的惯了,怕碰着,从没戴过。今天是咱们娘儿俩第一次见,给你做个见面礼,莫要嫌弃。”
瑜楚见那镯子晶莹剔透,触手温凉,是如今极少见的羊脂玉,忙推辞道:“太过贵重了,瑜楚不敢收。”
姜谊嗔道:“这是姑母给的见面礼,好不好,都不许推辞。”
姜衡也在一旁劝道:“姑母不是外人,楚楚你收下吧。”瑜楚这才小心地接过来戴在了手上。
姜谊满意地笑了,又说:“我此番回京,一是要盯着府里,把衡哥儿你俩都婚事定下来,二是要见见未来的外甥媳妇儿。如今两件事都办妥了,再拜访几位旧友,我就该回大同了。”
郭源本来在吃东西,闻言一把扔掉手里点心,急道:“娘你这就要走?不留在京里过年吗?”
姜衡也很是吃惊:“天寒地冻的,往大同那边尤其的冷,路上恐怕不好走,姑母不再等等?”
姜谊道:“再等,我也不能把你爹、你姑父扔到大同自己过年呀。再说了,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这是京里的风俗。”
“那,我们可以不在侯府里面过年啊,我和娘出来过!”郭源焦急道。
第97章叮嘱
姜谊见儿子满脸不舍,鼻子也有些发酸:“过年咱们府上事多,我要不回去,你爹一个人应付不来。若有什么闪失,就不好了。”
郭源岂会不知母亲必定得回大同过年?每年年下都是父母最忙的时候,小到各府人情往来,各处宴请,大到城中犒劳将士,慰问孤寡,哪项都离不开母亲的打点。只是离家一年了,好不容易见到母亲,又恰逢本该阖家团聚的春节,纵是平日再跳脱,此时也不免伤感起来,抱着姜谊的肩膀蹭来蹭去。
姜谊很少见儿子如此孩子气的一面,想到这是儿子第一次离家过年,心里也是一片酸涩,可还是要安慰道:“源哥儿别闹,你是个男孩子,必得出门历练历练才算真正地长大。总呆在我和你爹身边能有什么出息?再在京城耐烦两年,到那时你若还想回大同,咱们再行安排。”
郭源吸吸鼻子,嘟囔道:“我才不是想家了,就是不想让娘那么快回去。”
姜谊故意道:“那是谁,前两天见了我,一个劲儿地问要呆多久,一副想让我快些回去的模样?”
郭源挠挠头:“那会儿又不知道你这么快就要走。”说的几个人都笑了。
瑜楚正笑的开怀,冷不丁被姜衡拉了一把,两人一起跪到了姜谊面前。姜谊吓了一跳,忙起身拉着两人:“这是干什么,快起来。”
姜衡不动,瑜楚虽有些搞不清楚状况,可相信姜衡一定有他的道理,便也跟着继续跪。
“姑母此番在天最冷、路最不好走的时候回京,又只呆几天就赶着回去,都是为了我和楚楚。我知道姑母是怕我吃亏,心疼我才过来,虽说一家人不用说谢,可我心里感念姑母的苦心,还请姑母受我和楚楚一拜。”说着,俯身长叩不起。
瑜楚也跟着叩了下去。
姜谊忙叫郭源:“源哥儿快将你哥哥扶起来,我是做长辈的,给你们小辈张罗,那是应该的,衡哥儿你千万不要如此。”
姜衡抬起头,脸上竟是晶莹一片:“姑母此言差矣,自从那年姑母把我带到大同,又悉心教养,在我心里,姑母就和母亲一样了。姑母和姑父待我,也是同源哥儿一样,当成亲生儿子一般疼爱。这些年来,姑母为我做的一切,我相信,就是母亲还在,也只能做到如此了。”
姜谊闻言,十分动容,一边拿帕子擦着眼泪,一边道:“你和源哥儿两个,是我在世上最记挂的人,只要你们两个好,我再辛苦也心甘情愿。好孩子,我知道你懂事,快起来吧。还有楚楚,快起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