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博主的古代日常_作者:梅盛雪(298)

2018-12-08 梅盛雪

  姜衡将瑜楚拥进怀里,沉声道:“这件事比我们想的都复杂。现在看来,竟是牵涉到科场舞弊。”

  “什么?”瑜楚惊叫一声。

  姜衡轻轻拍拍瑜楚的背:“别怕,同小舅舅无关,他确实是遭了无妄之灾。其实说起来,陈增同小舅舅一样,也都是倒霉罢了。”

  瑜楚看向姜衡,十分不解。

  “你还记不记得我和你说过,陈增的活动范围十分有限,除了家里和书院,只去笔墨铺子添置点东西,别的地方都没去过?”见瑜楚点头,姜衡接着道:“这几日我就把重点放到了陈增常去的那个笔墨铺子上。这才发现,在陈增死后的第三天,那家铺子居然歇业了。按理说,马上就要春闱了,京城里聚集了天下各处来赶考的学子,正是笔墨铺子生意最兴隆的时候,他们怎么会赶着这个当口歇业呢?事出反常必有妖,我把这个疑点告诉了柯大人,他掌着京中事务,查找铺子相关人等比我要方便的多。”

  “那你们查到什么了?”瑜楚急切问道。

  “铺子的掌柜和伙计,都失踪了。”姜衡的声音深不见底。

  瑜楚吃惊地捂住了嘴:“难道他们?”

  “现在还没找到,不过很有可能。”姜衡凝重地点点头:“人虽然不见了,铺子却跑不了。我们把铺子翻了个底朝天,除了一些存货,只在桌缝里发现了一本被烧掉一半的账本。”

  “前几天你说,凶手故意布置成陈增未死的假象,其实是想争取时间隐藏线索。”瑜楚突然想起姜衡的话:“先是伙计,然后是账本,其实那个铺子才是一切事情的根源?”

  姜衡赞许地摸摸瑜楚的头发:“现在看来是这样。那半本账本是最近一段时间的。根据上面的记载,每隔几天,铺子里就会卖出几样平时很少卖得动的名贵的砚台或是宣纸,非常有规律。我猜测,应该是每隔几天就有有钱人家的公子光临铺子。那家铺子离太学不远,周围都是做笔墨生意的,互相之间难免会争夺主顾,对各自生意也都很关注。”

  “考虑到这些,我就找了些画匠,让他们去周围几个铺子按照账本上的日子一一询问,画出光顾的公子哥儿的模样,再从这些画像里挑出出现次数最多的面孔。”

  “那里面有我们知道的人吗?”瑜楚好奇问道。

  “有”,姜衡的眼睛垂了下去:“有华珣。”

  第147章直达天听

  华珣?瑜楚惊了一下:“科场舞弊,又是春闱,就是不重罚,只怕也会禁止再下场。华珣为什么要冒这样的风险?”

  姜衡沉声道:“举人到进士,中间隔着的这场春闱,就如同天堑一般,多少人考了一辈子都考不过。华珣学问上不出挑,却苦心经营出才子的名头,岳父又是鸿胪寺卿,若是不中,怕是脸上挂不住。”

  “可是”,瑜楚偏头想了想,又道:“春闱不同乡试,是在圣上眼皮子底下举办的,后头还连着庭试,圣上要亲自阅卷的。往年乡试也听说过有人舞弊,朝廷都没有姑息。是谁这么大胆子,敢在春闱上动手脚?”

  姜衡冷笑:“自然有那胆子大,不怕圣上怪罪的人。”

  瑜楚还是不敢相信,犹豫道:“那家铺子的后面是……”

  姜衡顿了顿,肃然道:“严振。”

  听到这个名字,瑜楚并不感到意外。她虽并不关心朝政,却也知道严振在隆庆帝心中地位与别个不同。

  当年隆庆帝还只是个不起眼的皇子时,先帝指了还是翰林学士的严振教他读书,从此就开始了君臣相依几十年的一段历史。据说,在隆庆帝被压制的最厉害的那几年,就是因为有严振在一旁时时开导,方才守得云开见月明。

  说起来,宣宁侯老侯爷当年在隆庆帝登基一事上也立了大功,可感情上,总不及严振同隆庆帝风雨同舟几十年的情分。

  所以隆庆帝承继大统后,不但迅速拔擢了严振担任内阁首府,就是后来不断有人参他私生活不检点,或者贪墨,隆庆帝也只当没看见。

  瑜楚只是有些奇怪:“严振已是位极人臣,要什么有什么,又何必冒风险掺和到科场弊案中?能落到什么好处?”

  姜衡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他自圣上登基后,捞足了好处,尝到甜头了,自然就想再走一次终南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