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的两日,姜衡忙得不见踪影,等终于能回家吃饭了,隆庆帝对刘炽的处置也下来了。
隆庆帝终究是顾念着父子之情,刘炽只被打发去守皇陵,总算留了一条姓命,只不过终身不许踏出陵园。其他相关人等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凡幕僚、侍卫乃至服侍的下人,通通判了斩立决。连吴贵妃都被降成了昭仪,迁到了偏僻的景福宫,跟进了冷宫也差不多。
“那瑜昭呢?”瑜楚到底还是挂念着她。
“圣上对刘炽的妻妾本不打算开恩的。”姜衡见瑜楚瞬间紧张起来,安抚地拍拍她的手:“不过李冕要保下女儿,向圣上上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求情折子。圣上念他驻守蓟辽多年,不知击退多少瓦剌强兵,他的女儿绝不会做出里通瓦剌的事,是真的不知情,便准了李妃和离。既然正妃不再处置,其他妾室便都发配皇陵陪着刘炽。”
不管怎样,命是保下了。瑜楚松了口气,随口问:“那华瑜英呢?”
“她?明晃晃的证据摆在那,她是跑不掉的。那日严家人不让她进门,她无奈回了华家,华叙也不许她进,罗氏便偷偷把她藏到了华府的园子里。不过没有用,今日锦衣卫抓人,还是从华家把她抓走了。”
瑜楚唏嘘不已。大房两个女儿,都同刘炽纠缠不清,如今落得一个被圈禁,一个丢了性命,也不知华叙会不会后悔?嗯,只怕后悔是一定的,只是后悔的是不该攀龙附凤,还是选错了靠山,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受两个女儿牵连,华叙被连降几级,吏部的差使当然也没保住。罗氏日日去丛桂轩哭,希望莫氏向姜衡求求情,帮华叙一把。莫氏见她可怜,便答应同瑜楚提上一提,可还不等她说话,姜衡就出手了。
华叙一倒,罗仁没了靠山,日子过得极其艰难,且牵扯进通敌大罪,早就被吓破了胆。姜衡此时找到他,三下两下就让他把腾冲的一切都招了。如何尾随华敦入滇,如何趁着大乱下手,得了华叙多少好处等等,凡是记得的,事无巨细全部告诉了姜衡。姜衡又许诺会照顾他的家人,他便主动跑到了顺天府自首。
罗仁是什么货色,瑜楚清楚的很,只是出乎意料的是,红叶居然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提出要当人证,证明罗仁行事确是处于华叙授意。
因为这事知道的人实在太少了,能多一个人证自然是好的,姜衡便同意了红叶替她一家从华府赎身,销了奴籍的要求。
“红叶怎么会突然反水?”瑜楚觉得太奇怪了,她一直对大房忠心耿耿,当年为了帮瑜英,甚至直接动手把自己推下假山。后来虽然被莫氏撵了出去,听说她的弟弟又进府替大房当差,总之没有闹翻。
第171章筹款
说起这个,姜衡的脸都黑了:“还不是因为当日她推你,被撵了出去。华瑜英本答应的是先让她在家耐烦几日,出嫁时再带她去夫家。为了安抚她,在她回家后还让她弟弟进了府。可是华家大房向来只讲利不讲义,她弟弟本就身体不好,进府后却被管家安排了卸车的粗活。她弟弟平日在家也是娇生惯养的,干了没几天就不愿意了,自己跑回了家。”
瑜楚奇道:“我只知道她弟弟进了府,后头的事倒没在意。这么说,她家人后来就没在府里领差使了?”
“红叶的娘似乎在看园子吧,她找我时拉里拉杂说了一堆,我也没功夫听。只知道后来华瑜英出嫁,没按约定带她,她还去找过,可只被几两银子打发了出来。红叶难免气不平,这不就找到我这儿了?”姜衡说着,犹豫看了下瑜楚:“她害了你,我却答应替她一家销了奴籍,楚楚,你会不会不高兴?”
瑜楚摇头:“她虽害我受伤,不过已经受过惩罚了呀,况且她这次是为了爹爹的事做证,也算立功了。”
姜衡见瑜楚不计较,虽然没再吭声,心里却放不下。在瑜楚的事上,姜衡总是特别小心眼,一想到红叶推瑜楚那一把,就始终难以释怀。虽说答应了给她家人销奴籍,不过嘛……姜衡看了眼正吃东西吃的不亦乐乎的瑜楚,后头的事,就不必让楚楚知道了。
姜衡本就得隆庆帝喜爱,又在京城动乱中立了大功,如今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有关他岳父大人的冤案,各个衙门都极为上心。况且后头还有一个与华敦交好的柯沐在推波助澜。
而华叙呢,若是以往,扯着严振的大旗还能寻些人情,可恰又碰上被两个女儿牵连进刘炽通敌一案,正是过街老鼠,人人都恨不得上前踩上两脚。且人证物证俱全,很快被判了秋后问斩,与大女儿前后脚进了刑部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