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芳菲_作者:尤加利(160)

2018-12-08 尤加利

  这艘船里大部分地方都空着,只船舱里摆了几箱子的食物,看样子是给船上人路上吃的,除此之外竟是什么都没有了。没有预想中的财宝,也没有武器。

  大概正是因为这艘船上没东西,赵人才会干脆放弃了追捕他们。

  这一天一夜里,除了睡觉休息,乐芳菲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消失的赵国兵卒去哪里了。

  丁卯四人在城外监视过一段日子,因为人手有限,也为了避免暴露,他们一直在城门附近守着,没有去跟踪那些离开梁都的赵兵,所以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了。

  不过,张莱观察过都城四周的踪迹,认为赵兵很可能去陪都了。陪都有军营,也有军粮,是屯兵的最佳选择。

  乐芳菲比较赞同张莱的猜测。若赵国人真去了陪都,那就意味着晋国人放弃了陪都,间接意味着晋国人放弃了整个梁国。

  乐芳菲和张莱讨论了几次,两人都认为晋人很可能已经撤出了梁国。若是这样,梁国就是赵国的囊中之物了。

  乐芳菲希望自己猜错了。晋国和赵国相比,她更希望是晋国占领梁国。

  赵国在梁国北边,国土以草原为主,民风彪悍更在栾国之上,而且赵国不在十二诸侯国之中。

  约在百年前,北方草原出了一位雄主,统一数个部落建立赵国。赵国与元天下交战数年,约在四十年前,赵国主动向元天子称臣,把赵国纳入元天下疆域版图。

  但是,赵国的君王却不是由元天子认命的,而是由赵国部落首领们选出来的。

  四十多年过去了,赵国的属臣国属性只是个摆设,元天子从未能把自己的手伸进赵国。

  所以说,没有人能预料到御弟元吉居然跟赵国勾结,他居然把梁国卖给了赵国。以及晋人竟然主动退出梁国,拱手把梁国送给了赵国。

  乐芳菲实在很难相信眼下的局势。她不喜欢赵国人,也不喜欢赵王,从小就不喜欢。

  她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见过赵国的使节,当然那是在栾国的时候。那位赵国使节,即使在栾王乐毅面前,也显得那么嚣张跋扈。只不过后来,当时栾王乐毅派出栾国勇士,狠狠教训了一顿那个赵国使节。

  乐芳菲还记得那个使节离开的眼神,那不是折服而是狼子野心。

  乐芳菲觉得元吉引赵国人入梁国就是引狼入室。

  ☆、第91章 下船

  让李大把情况简单说了一下,邓赖子诚心向闫飞等人询问建议。

  “...情况就是这样,还有两日便会到达大都口,诸位觉得我们是否能靠港补给?”

  众人沉吟一会儿,便说出自己的看法,交流讨论。

  闫飞道:“既然口粮不够了,那就必须补给。眼下世道乱了,小码头未必还有人在,说不定他们已经逃往南方,倒是大都口这样的大港更靠谱一些。”

  邓赖子说出自己的担心:“可是我担心梁都里消失的那些赵人,他们有没有可能去了大都口,从都城坐船去往大都口太顺路了。”

  孙兵道:“之前我跟乐乐商讨,都觉得赵人去了陪都。若是他们去了陪都,那么赵人志在北方,不在南方。若是如此,我们就不用急慌慌逃去南边。”

  张莱道:“你这番话全都是假设,就没一点能确定的消息?之前备下的草药都用光了,我想去大都口采购一些药材留着备用。”

  丁卯一直在旁听着,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觉得去哪都无所谓,只要跟着乐芳菲就行。

  乐芳菲听了一会儿道:“张叔说得有道理,我们目前没有确切的消息,全靠猜测这样下去不行。想打听最新的消息,必须得在大都口靠港。”

  大都口对梁都和梁国的重要性,老百姓知道,晋人自然也知道。

  大都的刺史、长史、司马等都是年前才上任的新官,但节度使却是一年多前换的晋国人。据说大都节度使还是李阔的心腹,不知道后来有没有换上孔先生或庄言的人。

  乐芳菲心急要确认的是晋人是不是真的放弃了梁国,她觉得那位大都节度使必然会给出她答案。

  一番讨论,众人最后达成一致,便是在大都口靠港,该补货的补货,该打听消息的打听消息。

  可惜世事无常,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行船还没到大都口,乐芳菲和童玺爆发了激烈争吵,原来是乐芳菲终于发现童玺偷拿了梁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