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芳菲_作者:尤加利(231)

2018-12-08 尤加利

  客栈的大门敞开着,大家在等待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邓赖子和闫飞一起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青年张槐,以及另外两伙人派出的人。他们一进门就对着大家摇了摇头,看来他们打听到的消息是一样,暂时他们还无法离开凃城。

  乐芳菲和阿治心里有数,也早就预料到了眼前的情况,所以他们不慌张,只是其他人就没这么平静了。在大堂里,童玺焦急地拉着闫飞就问情况。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公开说的,闫飞就在大堂里说了。

  之前街上的传言当然都是真的,县令死了,捕快张斐被抓,张家被查抄,钱串儿胡同被查抄,因为张斐的口供,又把县令一家牵扯了进来,以及张斐正妻的娘家,然后又是...总是牵连了很多人家。

  现在,官衙正忙着查抄那些人家,其他事情暂时都顾不上。不过,官衙应对他们的人的口气比以前好了很多,似乎也是担心他们这些外来客商闹事情,反而进行了一番安抚,说是等查抄完了抓完了人就开城门放行。

  这样听来还算是好消息,至少官衙那边不会为难他们这些过路人。

  但是也有坏消息,官衙里丢失了一部分文件,目前怀疑是被县令和张斐弄丢了,也有可能他们打算在这些文件上做文章,总之把官衙少了一些东西,其中就有最近几日收上去的过路客商的路引,其中就包括了乐芳菲他们一行人的。

  对于路引的事情,官衙给出了两个解决办法。第一个办法,如果等不及想出城的,可以在城门重开后直接离开,免收出城费,只是路引没了就没了。第二个办法,那就是留下来等,等官衙审问完张斐那群贼匪,也许能找到那些文件的下落。

  至于补办路引,官衙暂时做不到。主要是县令死了,路引的事情没有签发人落款,所以官衙就算想给他们办也办不了。而现在梁国没了,朝廷也没了,等新县令上任就别指望了。这会儿,凃城的主事人就是官衙的几位师爷。

  说到这里,大家心里只能苦笑。梁过朝廷没了,为什么出入城池还需要路引?其实就是给当地官衙个名目收钱罢了。可大家宁愿被宰在明处,也不想被人宰地不明不白。

  其实路引的事情就等于让大家认栽了,官衙的意思就是让他们乖乖走人,别在城里闹腾就行。

  ☆、第117章 到达通城

  凃城封闭了两天,官衙终于传出消息明天就会开城门放人。刺杀县令一事牵涉的主要人物都已被捕,至于那些没被揪出来的小喽啰,官衙不太在意了。

  大家终于可以准备出发,这几天闷在城里,大家的忍耐也快到极限了。不过也有比较大条的人,趁着这两天城内各种萧条的机会,购入了不少东西,打算去下一座城池甩******如说乐芳菲和阿治,他们两个这两天合伙购入了一批北地药材。童玺看到乐芳菲按照他的提议做了,心里高兴,但同时也担忧以后银子不够,因为路引没了以后再过城池要缴纳的过路费只会越来越多。而乐芳菲则因为手里攥着两千两银票而不着急。

  这两天,乐芳菲和阿治也经常去钱串儿胡同看望刘莹和她爹。

  刘老爹真是命硬,硬是拖啊拖到现在都没死。本来大家以为县令和张斐伏诛,刘老爹心怨了了会跟着一起走,结果没想到他心里的怨气散了,反而身体没垮。当然他也没好,只是一口气吊着,人也没在清醒。

  刘莹婉拒了乐芳菲的邀请,仍然不打算跟他们走,还是选择留下来送刘老爹最后一程。反正现在县令和张斐一伙都完了,刘莹也没什么危险,她留在凃城也没关系。

  刘莹和其他凃城人一样,对战乱没有太大感受,再加上世人总是故土难离,所以当眼前的危险已经被消灭,便不愿意在离开家乡。乐芳菲劝了几句便罢了,说太多那是强人所难,只是再三提醒她一旦战事起了要马上离开。

  第三天,天不亮,客栈里所有的客人都一早起来,行李昨天晚上就收拾好了,乐芳菲一行人也是如此。用过早饭,跟客栈的掌柜结账,乐芳菲多要了一些包子,打算路上吃。借着微亮的天光,一行人上路来到城门口。城门还没开,但已经有人在排队准备出城了。

  天微微亮,远处街道走来一位女子,乐芳菲远远就看到了她,是刘莹过来送行。为了避嫌,刘莹没到近前,在不远处的树下对着乐芳菲和阿治拜了拜。

  城门开,现场热闹起来,因为不收出城费,大家排着队依次出城。乐芳菲一行终于离开了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