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宝园南梁王府,南梁王庄言正在亲自审问刺客。
十七人刺客,死了十四个,其中四个是自己服毒自尽,剩下三个还活着。这三个在被乐芳菲打晕的人之中,在他们醒过来后,似乎是失去了自尽的勇气,这才没有自杀。
三名刺客分开囚禁,王府刑房伺候,南梁王逐个巡视,亲自询问。一番拷问之后,三人承认是赵国细作,只为刺杀南梁王。再加一番拷问,三人供出了两名内奸。这两人中,一人是南梁王的贴身侍卫,一人是南梁王幕僚。
微妙的是,那位幕僚平时没什么名声,在南梁王府多少有点滥竽充数的存在。但是那位侍卫就不一样了,他是去世的晋王太后给南梁王的人,平时颇得南梁王信任。
幕僚和侍卫自然被抓了,但是没有受刑,只是被单独囚禁在宝园里。
南梁王不让给他们用刑,也不让人探视他们,他自己也没找他们谈话,似乎就这样把他们软禁了起来。
事实上,就连乐芳菲都怀疑刺杀事件背后另有隐情,庄严又怎么可能不怀疑。庄严即使不像乐无忧那么精于算计,却也不是傻瓜。他也想到了似乎消失的御弟元吉。
这次刺杀事件,对外封锁了消息,杭城民众生活没有变化。但是在宝园,南梁王府里,却是搅动了人心。这件事越是拖着,人心越浮动。
☆、第138章 问询
刺杀事件的处置不能再拖了。
这一天,南梁王庄言终于去见那两个人了。他首先来到了囚禁那名幕僚的屋子。
“蔡先生?”
“是,蔡连见过南梁王。”
“你知道我的来意,有什么话说吗?”
“殿下,属下是冤枉的。”
“你能证明吗?”
“呵呵,没做过的事该怎么证明?”
“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诬陷你?”
“不知道...”
“你是幕僚谋士,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不要有顾忌,尽管坦诚说,可能这事你最后一次跟我说话了。”
“其实这是属下第一次这样跟殿下说话...既然殿下问了,那我便说说我的想法罢。我在王府里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卒,根本没有资格知晓殿下的行踪,按照常理来说我就算想出卖殿下也没那个能力。
而李侍卫跟我不一样,他是殿下的随身侍卫,知晓殿下的行踪,只是那天因为另外有事而没有跟随在殿下身边。种种迹象,都透露出李侍卫才是出卖殿下的人,也许殿下一开始不愿意相信,但因为有我在旁边衬托,李侍卫的嫌疑无形中就变大了。
以上,都是普通人的普通想法,看似非常合理,就算殿下有所疑虑,细想却也找不出问题所在。但是,这件事情里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十七名刺客在以多对少的情况居然都没有伤到殿下,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尤其是,十几个人围攻殿下四人,居然还能放跑一名侍卫赶回来报信,这简直有辱刺客这两个字代表的职业。”
“哦?你觉得他们应该杀了我?”
“不,殿下,属下不是这个意思,这只是属下分析出来的问题。”
“呵呵,没事,我明白,你继续说。”
“属下觉得那十七个人,与其说是刺客,更像是潜伏的细作临时变身刺客。他们行事非常匆忙,几乎是以死士的姿态行刺殿下,这简直就是自暴自弃式的自杀,太不符合常理了。这十七个人潜伏在杭城,以后能发挥的作用绝对比仓促间刺杀殿下要大得多。”
“没错,我也觉得他们的行动太奇怪了,继续说。”
蔡连收到庄言的鼓励,神色有些飞扬:“属下觉得关于这次刺杀,敌人做德如此草率,应是有其他目的。”
“其他目的?你觉得他们想干什么?”
“他们想离间殿下和李侍卫的关系。”
“哦?离间我和他的关系,有什么意义?”
“众所周知,李侍卫很早就跟随殿下,他又是已故太后娘娘推荐给殿下的人,若是他与殿下之间产生矛盾,势必影响殿下和太后娘娘留下的旧属之间的关系。
太后娘娘最宠爱殿下,也是最支持殿下的人,她老人家虽然以前去世了,但曾经忠于她的人都跟随了殿下,那可不是一支弱势的力量。说句逾越的话,那些人几乎占了晋国的半壁江山。无论殿下想在南梁做出一番功业,还是殿下想回晋国谋图更大的事情,这支力量都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