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糖离开的那天夜里,慕容席就在出征诏书上,盖上了玉玺大印,慕容敏,再一次的得偿所愿了。
此后,宫门外的军队撤离开去,宫中一切一如往常,就像是过去三年里,慕容席每一次被慕容敏掌控在手中,大家心知肚明却讳莫如深那样。
而唐十九所等的援助,始终不曾到来。
她想,那送去出去的信,怕是石沉大海了。
早知道,或许一开始该冒一冒险,就依从了墨染的安排,让死士把信出皇城,左右一拼,最差也不过就是今日这般局面而已。
可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六月十六,钦天监夜观星相算出的好日子,慕容敏整兵十万,亲自挂帅,自汴京出发,浩浩汤汤的向着嘉峪关进军。
战争一触即发,以慕容敏的尿性,到了嘉峪关必先趁大梁军队全无防备,来一波强攻。
唐十九不能等了,她必须赶在慕容敏携军到达嘉峪关之前,通知唐荣。
可是墨染,却是不愿意替她送这信了。
唐十九懂,两人立场不同。
之前求助于大梁,是企图阻止这场战争,而如今战争局势已经打开,没有了挽回的余地,那墨染是北齐人,断不会做出通风报信叛国之举。
没有了墨染,而北齐三年,唐十九也根本不曾接触过其余任何人,事到如今,只能干着急,企盼着嘉峪关驻守的兵力,不要太少。
六月二十四,慕容敏到达嘉峪关。
如唐十九所料,到达嘉峪关当日,他就趁嘉峪关守军不备,发动了一波强攻。
然而,第一场仗,慕容敏就吃了败仗。
唐十九是六月二十八日,慕容席过来的时候,才知道这件事的。
二十八日一早,慕容敏的申请调兵令就送进了宫中,他要求慕容席,调动白虎驿的四万军队过去增援他。
慕容席是个被架空的皇帝,手中并没有太多兵权,唯一可以用的一支军队,就是在嘉峪关二百里地外的一支四万余人的军队。
慕容席对于慕容敏的调兵请令,十分为难。
于是,心情郁闷的他,就来到了唐十九的椒房宫。
同唐十九说起这次败仗,他并没有任何意外。
“朕不同意战争,并不只是因为朕不喜欢打仗,更是因为如今驻守嘉峪关的,你唐家军,虽然兵力不足三万,然而唐家军训练有素,作战能力及其强悍,在大梁有不败之军之称,而且在嘉峪关驻守了十多年,对嘉峪关周围的地形了如指掌。而我们北齐军,新兵居多,皇兄此人,性子又十分躁进,以为以十万抵三万,又是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必有胜算。如今如何?单单是对方不知在嘉峪关外的火药阵,就让他折损过半。这才一役,他晓得调兵,大梁难道就会坐以待毙吗?”
正文 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实力差距
眼前的慕容席,是唐十九所不曾见过的烦躁。
对于慕容敏此番强攻带来的损失,他言辞间颇为不满和埋怨。
“唐家军是很强,几乎从来没吃过败仗。”虽然她的姓氏也已经给对方剥夺了回去,可是唐十九对唐家并无怨恨,相反,她和唐荣虽无血脉之亲,却胜似亲兄妹,如今唐家军基本交由到了唐荣手中,唐家军勇猛,唐十九也替唐荣骄傲。
然则,如今她的感情上也是十分矛盾的。
她看得出来,吃了败仗,折损惨重,慕容席十分担忧。
“朕只怕当年的嘉峪关之役,又要重现了。”
当年,说的是北齐在嘉峪关战败于大梁,割让了三座城池,北齐王还忍痛送了一双子女到大梁为人质。
北齐军事实力上,本就不如大梁。
当年重创,军力上更是倒退数十年。
而不同于北齐,大梁,先有唐家军,戚家军,孟家军,截是勇猛之军。
后戚家倒台,戚家军收编唐家军,唐家军更是壮大。
又有唐义天,唐荣治军严苛,唐家军势力相当雄厚,能被派往驻守边塞要道的,自更是个中精英了。
反观北齐,这两年,先后颁布了征兵令和赋税令,征兵令规定,以村为单位,五人为一个小组,必出一人,入伍为兵。
这样根本不合理的征兵制度,导致了入伍的兵丁,质量上参差不齐,小到十二,大到六十,比比皆是。
再来说这赋税令,更是令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慕容敏却自以为聪明,颁布诏书下去,让各个州县日日到百姓之中做工作,煽动爱国情怀,给百姓洗脑,让百姓觉得多纳税,那是在建设更美好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