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一天中午,偶然又谈到了这个话题,戴橙就一边吃饭一边说:
“就像做了一场长梦,梦里变成了一只猫,还不是什么名贵品种!最有趣的是,养我的是个小姑娘,你们猜我想被谁养着?”
林楠看着同桌的应浡笑了一下,反问:“被小姑娘养着有什么意思?”
“我也很奇怪啊!正常来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成了猫这件事吧,我确实是想过,可这个人吧,我还真没什么印象,怎么就能入了我的梦了呢?我觉得我昏迷之前都不知道有她这个人存在!难道是潜意识爱上了?”
“谁啊?你说了半天。”
“就是最近火了的那个女明星,叫湖月。”
“湖月?就是演了那个超尴尬的电视剧的那个?”
“嗯,而且梦里她也有个姐姐,我怀疑自己是什么时候看过那个电视剧的原作小说!”
“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这事还真挺奇的。”
“是啊,刚醒的时候一时都接受不了这落差了。”
“您做猫还做上瘾了?”
“你不知道!本公那可是做到了猫生巅峰了!”
“本gong?呵呵,您这‘本gong’是娘娘啊还是太监啊?”
“就是觉得做了太久的梦一不小心就容易走嘴。”
……
耿莲就坐在边上,安静的听着她们你一句我一句的热闹,视线相对时就笑着回应。这种状态,她们也差不多已经习惯了。若说还有人不适应,那大概就只有她自己了。
记忆中,这样的“乖巧”自初四开始就再没有过了。
这样功利、恐慌、极具表演性的“乖巧”。
像大多数女孩一样,耿莲,不,不该用这个名字称呼她。那时,她还没遇到这样一个人生模板,她还对未来一片茫然。她小小的世界里只有母亲,甚至,没有父亲。
那时,她叫冯荻。满月照上写着的小名是“小笛子”,但她已经不记得母亲是不是真的这样唤过她了。而父亲,从来都是叫全名:冯荻。因为取名时他说自己听过的最美的名字就是“荻”。
印象中,母亲开心的时候并不多,初中之后就更少,曾经引以为傲的母亲的拿手菜慢慢变成了奢侈。她总是很小心的观察着母亲的脸色,很努力的表现乖巧,小心翼翼的不去惹她生气。即便是在同学们都热衷于动漫、游戏或是变美的时候,母亲会高兴几乎成了她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如果母亲笑了,夸她了,那么那天都会是不一样的,她会像习得了防御本能一样,记住那个行为,并重复。
即便,并不是每次都奏效。
但母亲还是经常哭,把自己一个人锁在那间父亲不怎么进去的卧室里,几个小时几个小时的不出来。每当这个时候,冯荻就会去邻居家。邻居家的阿姨和母亲是朋友,虽然她并没有经常见到她们在一起,但她好像从出生起就知道她们是朋友似的,对此从没怀疑过。
阿姨总是很热情的招待她,安慰她妈妈只是有事在忙,不用担心。她会给她拿吃的,留她在家吃饭,甚至过夜。如果她要回去,也会举家送她回家。虽然只有三分钟的路程。
只是有一点,就是每次见面她都要异常热情的说:“哎呀,儿媳妇!”
不像爱,像偏执
6
大概因为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总是这样半开玩笑的说,也不觉有什么不对。直到她说:
“那不过是他们的玩笑罢了,你不用当真的!更不要就真的强迫自己去履行!”
直到那一刻,他才第一次去正视。
邻居家大他一岁的小姐姐——他叫她“荻姐姐”——总是像个洋娃娃一样漂亮恬静、多才多艺。因为两家住得近,她的母亲芷姨又和他妈妈是结婚前就相交的朋友,所以他们俩从小学到初中上的都是同一所学校。老师和同学几乎无一不喜欢她,有男生为了看她会特意在周末来他家玩,盼着她会来。
可她却鲜少为这样众星捧月的状况而开心,她总是很努力的做好每一件事。当然,他也从不会觉得这样有什么奇怪,她是他的榜样,和要超越的目标。可慢慢的,不知是他自己的认知提升了,还是她的表现更明显了。总之,她愈发的不开心,愈发的谨小慎微了。
她几乎是步履薄冰的维护着她那位脆弱而敏感的母亲易变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