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写手的六零生涯_作者:炎康(23)

2018-12-08 炎康

  在天府之国大部分地区陷入干旱的情况下,依旧强行抽调一百多亿斤的粮食。

  死亡率能不高吗?

  在要不到粮食的情况下,大多数村庄都开始挖草根吃树皮了,浮肿的人越来越多,饿死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时候,尸体都不埋了。

  或者,刚出生的孩子也能……

  王家村那边的祠堂,也终于倒了。

  没办法,村民手里实在是没有东西吃了。

  当然了,即便手里掌握着近十万块粮砖,老村长每次也只发很少很少的东西给他们,只仅仅保证让他们饿不死。

  因为他们得随大流。

  在大家都饿得面黄肌瘦,皮包骨的时候,他们也必须是那样,否则,那不是分明在光明正大的告诉别人他们还有东西吃吗?

  为了保证安全,也为了不引人注目,每次只吃一点点维持生命是所有村民都同意的事。

  到了十二月底的时候,有的村子已经死了将近两成人,在所有人都已经几乎绝望,甚至想要拼命的时候,上面终于又拨下了救济粮。

  王鑫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最近这一段日子,他过得真的是相当的压抑,甚至无数次想要把自己卡里面的钱全部换做粮食,偷偷的扔出去。

  最后,他还是压抑住了自己的心。

  他得为自己着想,得为自己家人着想。

  那些本就不是他的责任。

  那时候,他也只能通过这样的催眠去催眠自己,催眠自己不去看那些惨状。

  ……

  (PS:最近查资料有点压抑,明天就快进结束这三年,不然我也快抑郁了!)

  ☆、第十六章:工分制

  在上面有救济粮食拨下来的情况下,他们这边终于顺利的度过了六零年,正式迈进六一年。

  这时候,上面也终于吸取了这几年的经验和教训,开始进行政策上的调整。

  一切都逐渐往好的方向过渡。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结束。

  六一年依旧还是相当艰难的一年,依旧还是陆陆续续的有不少人饿死,但是总体来说,整体状态比去年要好一些。

  当然了,这里说的是王鑫他们这边,有些地方情况依旧还是相当严峻,甚至可能比去年更加糟糕一些。

  不过那些,距离王鑫他们太遥远了,他们在自己都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下,哪有心情管离自家千八百里外的地方。

  到了六月份,特别是三月初定下来的《公社六十条》开始在他们这边推广实施的,大家脸上终于多了些喜色。

  不是所有人都开心,但是显然大多数对政策的变化是开心的。

  特别是政策当中有关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工计酬,算取工分的言论,更是说到了他们心里。

  华国人自古以来受到的熏陶就是要勤奋致富,干的越多才能收获越多。

  可是以前那个无论干多少,最后大家获得的都是一样的政策,显然极大的打击了许多勤劳者。

  如今又重新变回去,那些勤劳的人自然是开心的,不开心的也只是那些向来耍混偷懒的人。

  整个村子,乃至于整个镇子的积极性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原本死气沉沉的镇子,仿佛又开始重新活泛了起来。

  由此也充分证明,在全民没有足够道德修养的时候,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虽然在政策上只能算是跨步太大,扯着蛋,但是,这份政策失误造成的后果却是让人胆寒的。

  ……

  村里大队长王红军去镇上人民公社那边开过会之后,就满脸笑意的准备召开了村民大会。

  随着几声清脆震耳的铜锣声敲响,王家村的村民,不论男女老少,全部都有些好奇的赶到了村中心那一块空地。

  至于为什么不去祠堂。

  一来,这不是宗族大会,是纯粹的村民大会,并不需要保密,更重要的还是将信息传达下去。

  二来,不要说祠堂已经因为饥荒的原因拆了,就算没拆,那么点大地方,也不够八百多个人站。

  所以,只能在整个村子最大的空地,村中心那一块开这个村民大会。

  大家一路走着,一路还在讨论这次又是干什么?

  毕竟,上一次开村民大会还是人民公社建立的时候,上上一次是土地收归国有的时候。

  再往上面数,那就要数到分田斗地主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