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相比较于基建,多挣外汇这个政绩才是更为简单直接的政绩,多就是多,少就是少,根本没有作假的可能。
在目前华国整体缺少外汇的情况下,这种政绩自然就更好了。
“那边啊,那边不是,那边是未来的研发中心,只是目前的相关研究人员还处于招聘状态。
华国这边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那些老学者老教授什么的都被下放了,而且还死了很大一批,中间有一个断层。
所以人不太好找。
而且他们有不少人都已经好多年没有学过新的知识,好多年没有亲手触摸过那些实验设备了。
手生了许多!
这些都需要靠时间慢慢的来恢复,新的知识也需要去学习。
所以目前人手很欠缺,但是那边是宁缺毋滥的。
你说的那两个工厂是放在了西郊那边。大概过两天就会开始进行招聘,招聘前几个月我会找人给他们进行培训!
不过要求有点高,至少也得初中毕业,至于户口,这个就没有硬性的要求了,不论什么户口都行。”
王鑫很爽快的解释了一下。
还特别提了一下户口,因为这个时候,很多工厂都是只要城市户口,不要农村户口的。
王鑫对这点没什么歧视,而且他工厂里面要做的事都是大家以前没学过的,只要脑子灵活些,愿意学习就行,跟户口没什么关系。
而且,相比较于智能机器工厂以及生物医药工程,王鑫最为关心的还是自己最早建造的那个研究中心。
港岛那边的研究中心,王鑫短时间不准备搬过来,所以在华国这边新建一个新的研究中心就很有必要了。
华国到底地大物博些,就算目前基础教育方面落后于港岛那边许多,但是人才还是有的。
而且以后人才也会越来越多。
这些都能够源源不断的给他的这个研究中心带来新鲜血液。
可以说,只要他现在能把自己的这个研究中心给立住,把自己的这个研究中心打造的全国闻名。
那么以后人才绝对是不用亲自去招聘,都会源源不断的过来的。
“初中毕业的要求会不会有点高了呀,你也知道,前几年我们这边也没这么重视过教育,许多地方学校更是直接停课了好几年。
初中肆业的人都少呀,更不用说初中毕业的!
这个要求能不能再放低点?”
李县长来的时候显然也是做过一些提前调研的,其担忧的对着王鑫说道。
☆、第一百八十三章:知青问题
“这样吗?
那就把条件放宽到小学毕业。
不过放宽到小学毕业的话,回头培训过后得审核一番,通过了的才能够成为正式员工。
不通过只能暂时做临时工,继续学习,什么时候通过了再转正。
李县长,这个条件是不能再低了。”
王鑫也不是不知变通的,不过只是放宽一些招聘条件而已,反正最后还是得通过操作审核才能够成为正式工,所以条件稍微放宽些也无所谓。
更何况,小学毕业和初中毕业其实也没太多区别,不至于真的拉开多大的差距。
因为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都没有涉及到真正的专业知识。
有些初中毕业好几年了的,说不定做起试卷来还比不上小学刚毕业的呢。
更何况招聘机械组装、操作工又不是比成绩,只是相比较于一个个的审核筛选,用学历先筛去一大部分会更省事些而已。
顺带着也激励一下村里那些人送孩子去上学。
“也行也行!
有这个条件就行了,我们县这边,初中生高中生数量可能不怎么多,但小学毕业还是不少的!
特别是乡村那边的知青,那可几乎都是初中以上的学历。
诶,对了,那些知青可以去你们工厂吗?现在上面好像是有提议让知青回城,但是回城之后却没有地方安排,所以我们还正在纠结这个问题呢。
如果知青也可以进你们工厂的话,那我们说不定还能把我们县这些知青全都留下来。
到底也是知识分子,现在全国教育又都才刚刚重新恢复,想要培养一批知识人才也不容易。
如果能把这些知青都留下来的话,应该也是有些好处的吧?”
现在,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想到事情可能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那当然没有必要客气,直接说出来,互相商量商量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