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小学是水牛镇这边的唯二两家小学,一家在偏南的地方,一家在偏北的地方。
王大牛要去的就是偏南那边的小学,毕竟偏南的那边的小学好歹也比偏北那边近了几公里。
小学名字叫做红太阳,这是一颗红心向太阳的红太阳。
原本这家小学是水牛镇上最大的一家私塾,后来私塾归公之后就被改造成了小学。
另外,在这个小学的边上还扩建了一个中学。
所以,如果能在这边上学的话还是相当方便的,至少不需要再往其他地方跑念中学。
这时候是六月底,学校那边虽然还没放假,但也基本快结课了。
王大牛进了学校之后找到了校长办公室,有些同手同脚的走进去跟校长打听了一下关于上学的事。
这个学校的校长也是以前私塾的主人,算是前清的举人,今年已经七十多岁,将近八十了。
为人还是不错的,见王大牛进来询问之后,也耐得下心详细跟他说一下学校具体的课程安排,以及什么时候开学之类的。
“这学期肯定是赶不上了,下学期正好是一年级开学,你可以在九月一号把你家孩子带过来办入学手续,学费是一学期六毛。
如果家离得远,可以在学校吃一顿中饭,但是粮食给自己提供。
我们这边也买不到。
至于你说的住宿问题,这个真没办法,学校地方有限,中学那边可以住宿,可是小学这边,没办法住宿。
而且,小学住宿安全也是个问题,我们为了保证安全,小学就没有安排住宿。
不过学校边上,有不少房子是出租的,现在租金也不贵,一块钱大概就能租一个学期了,如果有粮食,几十斤粮食应该也能租一个学期。
或者实在不放心的话,可以住进大院里,那里面有专门人看着,也有人帮忙做早饭晚饭。
就是价格稍微贵些。”
王大牛听了连连道谢,然后就告罪离开。
他还得自己亲自去看看,看看这边租房到底这个什么步骤,所谓的大院看儿所又是什么样子!
看完之后才能回去讨论商量。
☆、第二十一章:姑奶奶
下午下半晌的时候,王大牛就跟着王红军他们一起坐牛车回来了。
一路上除了赶牛车的,就他们两个男人,所以自然聊了起来。
不然怎样?
一个多小时多无聊,总不能跟边上几个大娘聊吧。
“大牛,你怎么去了趟镇子魂不守舍的,是家里出什么事了还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是你那两个弟弟又出幺蛾子了?”
王红军坐在牛车上,看边上的王大牛一脸失神的样子,有些好奇的问道。
至于为什么会猜他两弟弟,当然是因为当年他那两个弟弟刚搬回王家村的时候着实闹了许久,为的就是王大牛手里那十亩地。
那时候王红军一直就觉得自己没帮上忙,还蛮愧疚的。
“啊?大队长。
没有,不是我弟弟的事。
是我家小子,他想念书,我这不就上镇子上给他看看,学校那边怎么上吗?
咱们村离学校太远了,来回要将近四个小时,我也不放心,所以就想看看边上有没有租房子的。
可是,就算租了房子,让他一个人呆着我也不放心,要是跟着一起去的话,那咱们家都得喝西北风去。
所以这不为难呢嘛!”
王大牛根本没有隐藏,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担忧都说了出来。
“念书呀,那可真是个稀罕事。
不过要真念出来倒还不错,指不定也能成个工人,到时候可就是捧着金饭碗了!
对了,我记得你们家隔房不是有一个老太吗?
她应该就住在红太阳小学边上吧,我记得当年她丈夫就是在原来的那个玉华私塾里面教书,后来被抓了壮丁死了。
当时他们家为了教书方便,还特地在学校边上买了间院子。
两进大小的院子可不小,十几个房间呢,她丈夫儿子都死了,现在就她一个人住。
你想办法去问一下,说不定能行,你说她一个老太太一个人住在院子里,出了什么事都没人知道。
有个孩子在,多少也能陪她说说话嘛!
而且你家那小子会自己做饭,会自己洗衣服,也不需要麻烦她老人家,有个地方呆着就行了。
大不了给点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