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请说。”元宁皇帝也大体知道他想做什么了,十分欣慰。果然他的臣子心中都是装着百姓的。
“臣奏请皇上让臣奔赴西北疆,将蛮族呼吐特再度打败,让他们有来无回。为我死去的大嬴百姓报仇!”常毅坚定的声音在气势恢宏的大殿上响亮了起来。竟还有隐隐的回声,像是在应和他。
“皇上,臣附议。常毅大将军乃我大嬴常胜将军,在军中名声赫赫,有他在,定能保我大嬴得胜归来。”丞相也站了出来,支持常毅的决定。
“皇上,臣等附议。”听到常毅和丞相的话,其余大臣心中大定。俱是纷纷和声附和。常毅将军乃是他们的定海神针,丞相乃是他们的百官之首。
“好,好,好!”元宁皇帝十分高兴,一连说了三个好,“那驱逐蛮族一事便有常爱卿率军阻击,朕给你二十万大军,可够?”
常毅站了出来,粗朗的大笑,“皇上,十万足矣!”区区一个蛮族,人口本就不多,哪里需要这么多人手。
嬴瑾瑜一听蹙了蹙眉,这常毅将军好似有些太过自信了。
“父皇,儿臣有事启奏。”嬴瑾瑜跪下向皇帝请求让他说话。
元宁皇帝一看是自己儿子,抬手让他说。
“玹之有何事便说罢。”
“儿臣以为,二十万大军太少……”
嬴瑾瑜还未发表完自己的观点,常毅便笑着打断了他。
“嬴王爷未免太过小心,十万便已足够,又何需二十万呢!嬴王爷这莫不是看不起我常毅粗人罢?”想到这里,常毅有些不开心。他是个粗人,但是他忠君,也有能力率领大军。
嬴瑾瑜见他要生气,开口解释,“常毅将军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想说呼吐特一族向来奸诈狡猾,若是用我们平常的策略打可能会中计,所以多带些人马保证安全也是有必要的。常毅将军乃我大嬴战神,这点我自然不会怀疑。此次也是怕常毅将军出意外。”
这是嬴瑾瑜有史以来在朝堂上说过最长的话了。他从小便佩服常毅将军,是以不希望他太过自大而打了败仗。再者,这场战役对大嬴十分重要。若是输了,大嬴又有何颜面称自己为东方霸主?
常毅听到他解释后脸色好看了些。“王爷不必担心常某人。”即便知道嬴瑾瑜为他担心,他也依旧没有接纳多带人马的建议。
“皇上,臣有事启奏。”林承宜也站了出来。
“林爱卿说罢。”元宁皇帝面露笑意,让林承宜直言。
“臣也赞同嬴王爷。在春猎时臣与呼吐特之人交过战,发现他们大多都骁勇善战,所用的计策也不像以往那般死板,竟是将我大嬴的策略也融汇了进去。臣以为,不能太过小瞧他们。”
经嬴瑾瑜和林承宜一说,底下的官员也开始转了站位,纷纷表示他们赞同多带些人马,以防万一嘛。
“常毅将军可多带些人马,也免得我们担忧。大不了到时创造出一个少有伤亡的奇迹。”秦舒凛也为他妹夫说了话。他在地方上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为人更是八面灵通,这话说到了常毅的心坎里,说的他极为爱听。
“皇上,那臣就接受了王爷等人的好意。还请皇上和众位大人等着常某人带着奇迹归来。”常毅爽朗的笑声在大殿中不断回响……
下朝后嬴瑾瑜被元宁皇帝叫去商谈了一天的策略。直到第二日初晨才带着一身疲惫归来。与他同样的,还有林承宜和秦舒凛。他们都是元宁皇帝看中的新贵,在特殊情况下,元宁皇帝也顾不得他们都是嬴瑾瑜一派的人了,有能人便用。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些天,每日嬴瑾瑜都是披星戴月的归来。眼睛青黑极了,看的秦旑筠心疼极了。这种战事她又插不了手,只能做个普通的妇人,替劳累的丈夫将府里的事好好管住,给他洗手做羹汤。
元宁十一年十月中秋,大嬴王朝的常胜将军常毅率领着二十万人马,气势磅礴的从皇宫正门出发,一路前行至京城北城门。这一日,京中百姓皆放下手中活计,为常毅军践行。
那日,秦旑筠也同余芮涵在酒楼上观望,感染了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若是能在城楼上观看,想来感触会更大。
嬴瑾瑜端立在城楼上,看着大军从城门离开的背影,手蓦然紧了紧,希望他的预感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