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呢?”
“七岁那年,我的叔叔成王叛变了,父皇在那场宫变中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母后大悲之下,也随着他而去。而我,则擦干眼泪,在二哥的帮助下,料理了父皇母后的丧事,在众多不满人士之中,毅然决然登上了那个位子。”
“……”七岁的时候,我还在干嘛?我又在脑海里搜寻了一番,仍然一片空白。
“朝中以丞相为首坚决反对,以我年纪太小为缘由。后来八岁那年,我便在二哥的帮助下,把丞相杀了。”景盛帝说这番话的时候,神情极为平静,就像事不关己一样。
“自丞相那件事之后,朝中上下,再无人对此事持异议了。岐国一度安稳了几年,一直到一年前那次惨绝人寰的蝗灾,我数年的心血几乎尽数付诸东流。”
“蝗灾?怎么回事?”岐国境内位置相当好,一向风调雨顺,既不会很干旱,也不会突然发洪水,怎会突然产生蝗灾?
“若只是蝗倒也罢了,关键是有人借机作乱,谣传说是我的统治不力,致使上天降下灾难,那一场蝗灾,几乎将岐国境内所有的土地扫荡得一干二净,田地里颗粒无存,百姓一年心血付诸东流,无论我怎么弥补,甚至不惜开仓放粮,也难以平息百姓的怒火。”
“你……别难过了,都过去了。”
“二哥知道了这件事,便建议我暂时离开一阵子,对外称我身体抱恙。他说,我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余的,就让时间慢慢淡化吧。”
“然后,你就离开了自己的国土和子民,去了靳国?”我有些明白了,合着这家伙说了半天,是在解释为什么会扮成平民百姓混在靳国境内。
“算是吧。”景盛帝道,“后来,事情果然像二哥说的那样,那场由蝗灾引起的□□渐渐过去了,二哥急召我回去,我便回去了,因为事发突然,才来不及同你当面辞行。”
“好吧。”算了,还是别跟他计较了,都是小事,“那后来呢?你回了自个儿的国土,怎么还……弄成现在这样?”
“因为琰王。”景盛帝道,目光不经意闪过一丝阴狠。
“啥?”
“二哥告诉我,琰王在宫中,安排了个替身。那人同我的音容相貌、身材体型都相差无几,替身在我离开宫中之后,便代替我上朝、处理政务,还大力提拔同琰王关系好的几个大臣。”
“什么??你们为什么不解释?就说宫里那个是假的啊!”
“没有用,当初我离宫,就是秘密进行的,象征着身份的玉玺等物,都尽数没有带。现在的岐国,早已变天了。”
第56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3
“那……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办?”若说我一开始对小周还心存怀疑,现在早已荡然无存了,我觉得,一般人不会拿这种事乱开玩笑。
“二哥让我从琰王府入手,伺机同淮王取得联系,一旦琰王府有异动,瞬间出击,杀回皇城。”小周,现在应该称其为景盛帝,眼睛中闪着与他年纪不符的戾色。
听到他这番话,大热天的,我竟然感觉到一股透心凉。
“你是觉得,琰王早有反叛之心?他之所以劝淮王投诚岐国,全然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我要是这个时候还听不出来他的言外之意,那就真的是愚蠢至极了。
“对。”景盛帝丝毫不掩藏,“琰王有这个心思,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我现在之所以沦落到这步田地,一是自己大意了,二是怪自己当初太狂妄,自认为做到那个位置就能将一切掌握于手掌之间,却没料到一个小小的天灾,事情就能变成现在这样。”
“哎,没事啦……”我也不大会安慰人,只好站起来摸了摸他的头,手刚伸出去,突然想起来小周的身份,只得尬尬一笑,收回了手。
景盛帝像是丝毫没注意到我的举动一样,只是继续说道:“安叔叔同我父皇乃是生死之交,几次救父皇于水火之中。父皇生前,最信任的人就是安叔叔,父皇和二哥令我防范着丞相那一党人,提防着六哥和七哥他们,却从来没有对安叔叔起过疑心。父皇一直那么信任安叔叔,他的在天之灵若是知道了这件事,肯定会很伤心的……”
“世人都是这样嘛,利欲熏心。你……也别太难过了,你还有个那么好的二哥不是么?而且淮王和师父他们都是明事理的人,先前他们是因为一直被蒙在鼓里,才没办法……你等着,我现在就回去,把这一切都告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