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沉酒里_作者:袂浅如卿(4)

2018-12-03 袂浅如卿

  全汴京城的人几乎都知道,这位太傅家的苏三公子,明明出自书香气息浓厚的文官世家,却不爱四书五经,偏爱舞刀动剑。又经常偷溜出府,直到半夜,方醉醺醺而归。

  对于苏三公子,世人有诗云:

  翩翩苏家少年郎,平生恣意为酒狂。

  笔墨堪抒胸中志,愿执银枪荡沙场。

  “淮王和大将军今天回京?”

  “对的。四小姐若是累了,可以先歇歇,饿了的话,可以拿桌上摆的一些甜点先垫垫。待淮王殿下和桓武大将军过去之后,我们便可继续前行了。”黎重停了片刻又道,“太傅大人令老奴先带小姐您回府。老夫人、容夫人、大小姐和二位公子也皆听说了此事,他们见到小姐,一定会很高兴的。”

  “嗯,我知道了。”我打了个哈欠,哎,马车坐久了就是累。

  “那小姐您先歇着,老奴就不打扰了。”黎重又叮嘱了几句,便告辞了。

  我正欲闭目小憩片刻,耳旁却突然传来了几道声音。

  “快看,是淮王和大将军!是他们回来了——”

  “是啊!”

  “诶?你们看那,淮王身边那位白衣公子是谁?长得可真好看!”

  “那位是江公子啊!”

  “啊?江公子?”

  “对啊,他可是淮王身边的一大才子,既擅诗词歌赋,又于兵法谋略上有独到见解,多少次出奇计,力挽狂澜,真是一大奇人呢!”

  “听起来好厉害!不知道这位江公子叫什么,出自何方啊?”

  “江公子名阙,字扶衣,大家皆称其为江扶衣,至于出身,却没人知道。”

  我顺势望了过去,只见前方不远处,走过来了两队人马。

  左首是一个约莫四十上下的中年人,长得人高马壮,穿着一袭黑色战袍,手持长矛,浓眉大眼,霸气天生。这人应该是那个桓武大将军吧。

  右首则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身形颀长,面如冠玉,五官俊朗,嘴角含笑。这人应该是淮王殿下,真没想到,看着竟这般年轻。

  而在淮王殿下身后的那个身形纤瘦的白衣公子,却是瞬间就让我移不开眼了。

  一袭白衣,策马而来,如山间一捧清泉,温润如玉。

  眉目浅淡,气质自成,如夜幕明月高悬,超凡脱俗。

  墨发轻扬,脊背笔直,一双幽邃眸子仿佛看透世间百态,又隐含了那么一丝无奈。

  周身清简,除背负一把青布包裹的琴外,再无他物。

  他唇边一直挂着温柔的笑意,却不知为何,总给我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

  明明只有十几步的距离,却仿佛隔了道银河。

  我明明是头一遭见他,为何竟有种,隔世经年的感觉?像是与他,早已熟识一般。

  “四小姐?”外面突然又传来黎老管家的声音,满含关怀,“淮王殿下和桓武大将军的人马已经过去,我们可以启程了。”

  这个黎管家虽然其貌不扬,但人是真的不坏。至少目前,我是这么感觉的。

  我应了一声,这才反应过来,外面的人早已散了。淮王和桓武大将军早已走远,那个白衣孤绝的人儿,再也看不到了。

  马车晃晃悠悠地行了约莫两刻钟,日头渐渐西沉,我的睡意竟然起了。头越来越沉,意识渐趋混沌,眼前桌案上的茶壶和点心也分裂成了好几个。

  终于,在我即将头一歪睡过去的时候,马车一个猛刹车,我也一个激灵,睡意全无。

  “四小姐,苏府到了。”黎重又在马车外轻声说道。同时,一道懒洋洋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第2章 苏姑娘初进家门2

  “哟,是四妹妹来了么?一大早就听说四妹妹今儿回府,为了见一眼近十三年未见的妹妹,本公子都特地等到这个时辰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听这语气,也就只可能是那个平生最是不羁的苏三公子苏明澈了。

  我掀起车帘,刚要习惯性地跳下去,却突然听到黎重在一旁清咳了一声。我视线向下移,方注意到正半跪、弓背候着我下来的小厮。

  早就听说大户人家规矩严苛,却没想到竟然到了这种地步,连最普通的下马车,都要人作肉垫。普通人也是人啊,就该天生低人一等么?大户人家又不是金子做的人,同样都是一个脑袋两个腿,谁又比谁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