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慕我的都重生了_作者:杏花流影(109)

2018-12-02 杏花流影

  若说老夫人可能谋害了章宁长公主,倒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一日间得了这么两个天大的消息,萧蕴的心情既沉重又复杂。

  不过,她到底不是真正的孩子心性,没被这些事情冲昏了头脑,仍旧很清楚,至今为止,她拿到手的,只有两个人的证词,并无其他佐证,就这么盖棺定论太草率。

  不过,安北的萧湛应该知道事情的真相吧?

  可惜这个哥哥大概是舍不得他她操心,什么都不愿意对她说,现在,他又在安北带兵,便是写信过去,短时间内也收不到回复。

  萧蕴很想亲自去见萧湛一面,向他问个清楚明白。

  因心里藏着事,萧蕴回到雍王府后,又开始闭门谢客了,她现在没心情理会那些冲着秦暄而来的贵妇贵女,只想清清静静地冷静一段日子。

  流光无声,安北仍旧烽烟弥漫。

  一如萧蕴希望的那样,安北的战事推进得非常顺利。北蛮汗王草草聚集起来的兵马,根本不是安北精兵的对手。

  四月中旬,安北的捷报便送到了御前。安北都护府只动用了五万兵马,就大败了北蛮的十五万联军,这取胜的速度,比打了将近一年的安南快多了。

  但随后,安北都护卫凛上表朝廷,说他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无法带兵,请求辞去大都护一职,并举荐自己的独子卫钊接掌都护府。

  明面上,卫钊在此次大战中的功劳极大,他表现出来的能力,完全能掌控得了安北。秦帝爽快地允了卫钊,让只有二十多岁的萧湛,成为大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镇边大都护。

  但安北的战事并未到此为止。

  秦帝以被汗王所骗为奇耻大辱,不愿意止步于御敌于外,打算主动出击,杀进蛮族的地盘。

  新一任安北大都护奉命出征,到了五月末就拿下了前朝末年天下大乱时,被蛮族趁机战局的七座城池。秦帝还想继续命萧湛挥师北上,最后被满朝的大臣们劝住了。

  大秦位置偏南,六月份已经是盛夏。

  今年的夏天,大秦称得上多灾多难。北方暴雨,北方几个富庶的郡县居然发了洪水,南方则罕见的大旱,赤地千里。朝廷得忙着四处赈灾,无暇把多余的精力花在战事上。

  南方大旱,已经有数郡出现了作乱的流民。

  身在安南的秦暄心情非常糟糕,他本打算等过了六月,天气清爽些的时候,就接萧蕴来安南作伴,可因为路上随时都有可能冒出来的流民,不得不打消了这个主意。

  他离开帝都后,萧蕴都干了什么,秦暄心里有数,小姑娘最近的举动,总让他有种心里发毛的感觉。

  这会儿,秦暄还不知道,更让他不安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六月初,“重伤”的卫凛带着妻女,回帝都献捷。秦帝大悦,敕封卫凛为一品镇国将军,赐将军府。这镇国将军虽然只是个虚衔,却也足以彰显秦帝对卫凛的荣宠了。

  随着卫凛一起回帝都的,还有一年前离开的安远侯世子,叶辞。

  叶辞在安北立下的功劳其实一点儿都不小。

  萧湛出去带兵的时候,安北辖下二十三州的庶务,全都是他在打理。

  其间有北蛮人避开了萧湛的正面兵锋,偷袭都护府治下的城池,也是叶辞带人守城,以只有敌军三分之一的兵力,把治下的城池守得滴水不漏。

  因有叶辞在,萧湛无后顾之忧,军需上从未出过问题,战事推进的速度大为加快。

  其实上辈子,主持安北政务的同样是萧湛。

  可因朝廷在安南花费了太多精力,给予安北的支援有限,半道上又赶上了北方的洪灾,军需频频出问题,那场战事打得很是辛苦,拖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大大拖累了大秦的国力。

  叶辞虽然没上战场,却也称得上劳苦功高。萧湛深谙这个道理,想给叶辞请功。

  在他看来,那安远侯世子的爵位,只是听起来好听,若是身上不挂职,便没有半点儿实权,在外人眼里,与长宁侯那个被当成绣花枕头的侯爷没有多大的区别。

  但叶辞坚辞不授,也不愿入仕,仿佛只想做个四处游历的闲云野鹤。

  萧湛佩服这等人的淡泊名利,只能作罢。

  但是,叶辞在安北做的事情,并未刻意隐瞒,那些耳目遍地,消息灵通的人物,比如太子和大皇子,都知道叶辞在安北施展出来的手段如何。

  所以,叶辞回到帝都后,暗中想招揽他的人其实一点儿都不少,就连安远侯府的门前,也比以往热闹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