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慕我的都重生了_作者:杏花流影(99)

2018-12-02 杏花流影

  雍王府的后院很清静,除了雍王妃,只有几个皇帝赐下的,一直被当成摆设的姬妾。

  雍王妃性情果断,做事干练,把王府牢牢掌控在了自己的手里,那几个几乎被忘掉的姬妾根本就翻不起浪花来,没有其他勋贵人家后院里的那些糟心事。

  雍王府的四个子女皆是王妃亲生,世子秦勖远在安南,秦修担起了府里唯一男主子的责任,跟着管事们打理府外的庶务,秦嫚已经到了婚娶年纪,正跟着王妃学习掌家之事。

  最小的秦姒正是无拘无束的年纪,身上没有繁重的课业压着,又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每日除了跟着女夫子们上课,便是跟自己的一干同龄玩伴们来往,倒是比姐姐秦嫚还要交游广阔。

  萧蕴在雍王府的日子略显无趣。

  她已经不需要上课了,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习武上,偶尔翻翻账册,看看萧湛和秦暄送来的书信,打听一下安南的战况,以及萧玉珠的生母柳姨娘送来的消息。

  秦暄果然在安南一鸣惊人。

  当年的八月份,雍王麾下,副帅陈实秘密投靠了叛军,在行军途中,带着手下的三万兵马哗变。雍王和雍王世子不虞有此,被陈实围困在荒山中,险些死在陈实手中。

  紧急关头,秦暄带着自己带到安南的三千京畿卫驰援,以三千人对三万人,凭着地势之利和指挥得当,居然大获全胜,解救出了被围困的雍王父子,生擒叛将陈实。

  战报送达帝都后,秦帝大悦。虽然没追究雍王御下不严之罪,却把陈实的副帅位子,腾给了秦暄。

  副帅也有直接统军的权利,权柄只在主帅之下。这等于让秦暄在安南军的军权中,硬生生啃下了一大块肉。

  在过去,因安南军历来都掌控在雍王府手里,这一支兵马和雍王府的私兵无异,只会听从主帅雍亲王的命令。朝廷便是派其他人去做副帅,也免不了被架空排挤,甚至被“殉职”的结果。

  可这次的秦暄却不一样,他刚刚立下大功,在看重实力的军队中树立起了威望,又刚刚救了雍王父子一命,便是雍王父子,也不好翻脸不认人,恩将仇报。

  在秦帝眼里,秦暄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安南军中掌握大权,甚至在不久的将来,还能把安南军的兵权收入囊中。

  安南的兵权,放在堂兄的手里,当然不如放在亲儿子的手里让人放心。何况这个儿子身后已经没了程国公府和韩国公府那样,世代执掌兵权的大世家,远比其他皇子让他放心。

  八月之后,安南的战况越发激烈,战报如纷纷雪片,绵绵送到御前。

  秦帝很得意地发现,他的小儿子果然是天生的将才,在安南带兵时,每战必胜,从无败绩,渐渐得了个“不败将军”的名号。

  相较而言,雍王父子战功就黯淡多了,虽然是胜多败少,但远不能和秦暄那样可以载入名将传的战功相提并论。

  秦帝得意,雍王府内的气氛就有些低沉。

  年底将近时,萧蕴每日去给王妃请安的时候,便发现雍王妃的眼底,隐隐带着忧色。

  就连年纪最小的秦姒都觉察到了。

  回到院子里,小姑娘不解向萧蕴抱怨:“母妃肯定在担心安南的父亲和大哥,不过,平叛的事情不是进行得很顺利吗?父亲和大哥肯定会平安归来,可母妃怎么越发苦闷了?”

  第47章 亲事

  萧蕴隐约能猜到其中的原因。

  秦暄的战功太辉煌,在安南的名气太大,等战事结束,论功行赏的时候,秦帝若是让秦暄执掌安南军,整个安南军恐怕会尽数落到秦暄的手里。

  帝都的第一亲王府,若是没了安南的兵权,还算是权王府邸吗?

  雍王府当初决定支持秦暄的时候,肯定从没打算把王府安身立命的根本拱手让人。可现在,不需要雍王府主动送出手,仅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威望,秦暄就能将之强行夺为己用。

  雍王妃大概在后悔,当初就不该信了秦暄的笼络之言,默许秦暄在安南站稳脚跟,给了秦暄一个一鸣惊人的机会。

  可到了现在,再翻脸已经晚了,王府根本大半落于人手,雍王府于秦暄的价值,也所剩无几了。

  若是这位五皇子再狠心一点儿,雍王府说不得就会步前安北都护萧惟的后尘。

  对此,萧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从情感上说,秦暄这事儿的确做得不地道,雍王府愿意支持他,给他立足安南的机会,他却趁机动了人家的命根子,这多少有些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