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九思通过程观音, 秘密见了慕容彻一面,表示他洗心革面, 想与妹婿联手, 一起干|掉慕容清。
程九思于慕容彻有杀姐之仇, 慕容彻于程九思有灭府之恨。
程九思会叛投慕容彻,别说慕容清想不到,慕容彻也不相信。
这时程观音不免扮演一个调解的角色, 对慕容彻说:
“程九思从前再混账,那也是他不成熟的时候, 他现在想改头换面,郡王为何不肯给他一个机会呢?”
慕容彻扭头对他的侧妃非常温柔地笑了:
“他一心要我死,我凭什么相信他?”
程观音有些失落, 不由掉了几滴眼泪:
“郡王就不能看在臣妾的面上……”
虽然慕容彻怀疑过上次之事程观音也有份,不过观其兢兢业业的宅斗上位行为,却很明显对他的前途很有信心。
慕容彻真的认真考虑了他侧妃的颜面,想了想还是让程九思试一试, 他能做到什么程度无所谓,反正自己也不亏。
慕容彻对程九思说:“你帮我告诉柳三汴,就说她二姐找到了,此后一切行动,你配合她就是。”
程九思觉得慕容彻真是太狡猾,说话只说一半。
程九思觉得慕容彻真宠信三汴,竟任由她发挥。
柳三汴在得知尹双溪被慕容彻找到之后,便需要想明白,那个诱使陛下发现一切的时机。
最好是在慕容清不在场的情况下,这样陛下才能不被多年感情牵绊,而站在一个帝王的立场考虑问题——
皇室血脉不容混淆,就算他真心喜爱慕容清,也不能允许野|种当皇帝。
慕容彻不放心程九思,没有直接说,柳三汴却猜到了:
这个时机在九日后,陛下将率领一干皇亲重臣,往相国寺上香祈福。
陛下在扳倒行相后,就定下了这个日子,可能是为了借用相国寺高僧的神谕,譬如什么天降祥瑞,当众宣布册立慕容清为太子。
大梁历代帝王,借助相国寺这个迷信场所,干过不少捧人杀鬼的事,立储只是其中的一件小事。
慕容彻当然可以在此之前就揭穿慕容清,不过听公孙扬的意思,还是他建议慕容彻等到最后一刻——
因为这样的大悲大喜,才对陛下打击最大,可能更容易让陛下早点驾崩。
柳三汴猜到了这层意图,才确定了时机,本以为是慕容彻的想法,向公孙扬求证时,才知道是这货的阴谋。
程九思当然不知道公孙扬是个三面间谍,他还以为柳三汴有些智慧,才能猜到慕容彻的心思。
柳三汴对得意于瞒过所有人的公孙扬嗤之以鼻。
柳三汴不由疑惑,陛下如此优待公孙扬,他怎么能盼着陛下死呢?
要知道慕容彻也不是好东西。
公孙扬非常无所谓地笑了。他说——
“陛下也是我的仇人。”
柳三汴想,当年连州旱灾,上京请愿的人里,恐怕就有公孙扬。
他在这场混乱中,必然失去了挚爱的亲人,才会对不作为的陛下,如此怨恨。
公孙扬此人,其实记仇,亦能隐忍。
除了仇怨,他也心怀百姓——
为了大梁不伤筋动骨,就能改朝换代,他才会隐忍至今。
或许公孙扬从未择主,他选择的主人也不是慕容彻,自始至终都是天下苍生。
慕容彻只是刚好,愿意成全他的抱负。
公孙不羡,因博爱世人,故不羡众生。
作者有话要说: 公孙扬是个博爱与狠心的矛盾体。
第83章 内伤慕容清
陛下到相国寺进香那日, 的确是揭发一切的良机。
但是,慕容彻那里人证物证俱全, 柳三汴这里必须为他确定——
慕容清无法陪伴在陛下身边的时间。
否则凭着陛下对慕容清这么多年的感情, 可能无法当着慕容清的面做出决定,甚至一拖再拖, 夜长梦多。
这个工作, 柳三汴是在程九思的协助下完成的。
要弄清进香的流程并不难,但慕容清身为最得宠甚至即将册封太子的皇孙, 实在是有很多时候不能离开陛下的视线。
除非,陛下为了让慕容清的上位拥有迷信基础, 要搞的什么天降祥瑞, 在半道中出现了问题。
譬如, 相国寺养的那只据说活了一百岁都成了精的仙鹤,在将将飞过慕容清头顶时,没有丢下口中一颗刻了什么预言的石子, 而是直接飞到了相国寺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