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甩着毛茸茸的尾巴走在前头,进了院子瞧见坐在台阶上说笑的丫头,它咧开嘴露出雪白尖利的牙,低低地“汪”了一声,吓得那两个丫鬟微微白了脸后,又稍扬了声音吠了两声,愈发多了几分威风凛凛的意味。
故意扮出凶猛的模样来吓唬柳氏院里的丫鬟,这是小白惯爱做的事情。陆景初每每护着它,纵使小丫鬟心有怨言,却也不敢表现出来,只能老老实实地上前请安。
陆景初耳力敏锐,听见屋内传来的说笑声,不由挑了挑眉,然后扯了一下绳子,跟着小白绕开了跟前两个丫鬟,直接迈步上了台阶。
在门口的垂花珠帘前,陆景初停下了脚步,拍了拍小白毛茸茸的大脑袋后便松开了手里的绳子。等小白“登登登”跑到一旁的圆柱下卧倒以后,陆景初才微侧过身子,试探着伸手挑开帘子。
因着小白的叫唤声早已惊动了屋里的人,故而陆景初刚一踏进屋子,屋里的人便一齐望了过来。
陆景初记得柳氏屋里的布局,步履缓慢而从容地走到柳氏跟前,拱手行礼请安,“给母妃请安。”
柳氏看向面如冠玉的陆景初,放下手里的茶盏,嘴角翘起,笑吟吟地招呼他坐下,一面又问起他的日常起居来,言辞间皆是掩不住的关切之意。
“我一路风尘仆仆也没见娘多问我两句,可见娘的心是偏长的了。”少年声音清朗,说着抱怨的话,语气里却无半分不快。
柳氏偏首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陆赟,忍不住啐了他一口,道:“跟着你舅舅出去磨炼,本事没长多少,嘴皮子倒是愈发利索了,你如果有你哥哥半分懂事,我也偏心你。”
陆赟被啐了也不恼,愈发嬉皮笑脸起来。他起身走到陆景初身旁,微抬头,伸手一比划,笑意淡了两分,撇嘴道:“还是差了一点呐。”他记得,三年前他跟着舅父威远大将军前往边关历练时,大哥就比他高那么一点儿,这三年他努力吃饭练武长个子,本以为能反超,没料到还是不行。
陆赟叹了两口气,抬眼瞥见陆景初翘起的嘴角,他不由嘟囔道:“大哥你别高兴得太早了,要知道我今年才十四,还有着长呢。”
陆景初哑然失笑,摇了摇头,只附和道:“是,还有着长。”语气里的敷衍毫不掩饰,让陆赟的斗志一下子弱了几许。
这三年,陆赟在边关历练,外人跟前表现得沉稳妥当,但骨子里还是像以前一样。这会儿,在柳氏和陆景初的跟前,他卸下少年小将军的面具,又如同三年前一样,叽叽喳喳地说起了边关的趣闻来。
陆景初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面上的笑意淡淡。
而柳氏虽在听着儿子讲故事,但同时也在观察陆景初,见他脸上罕见地露出笑容,她抿了抿唇角,敛目。从前陆景初按着规矩来给自己请安,从来都是一脸疏远,这般模样似乎的确有几年未曾见过了。
等到陆赟说得口干舌燥开始喝水时,柳氏才得了闲转向陆景初,问道:“听宋管家说,前些日子孟老国公大寿时你也去了?”陆景初不爱应酬,对于他这一举动,柳氏和外人有着一样的疑惑。
陆景初道:“既然皇上已经赐婚,孟老国公也算是景初的长辈,于情于理自然该去。”
这可不大像万事随性的晋王世子陆景初做派。
第十二章
柳氏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末了只道:“看来景初也长大了。”竟也懂得了人情世故。
陆景初淡淡一笑:“是母妃教导有方。”
“你这孩子。”柳氏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一旁的陆赟此时恰好放下茶盏,听了这话,一时有些疑惑:“赐婚?皇帝堂兄给谁赐了婚?”他皱了皱眉,“孟老国公?难不成是给咱们王府和孟国公府赐了一桩亲事?”
陆赟一回到京城王府就直接奔到柳氏的院子请安,因此对之前成帝赐婚一事一无所知。
柳氏翕了翕唇,还未来得及开口就听见陆景初已经悠悠地开了口。
“小麻雀,你要多个嫂子了。”
“嫂,嫂子?”陆赟一下子站了起来,有些惊讶。他知道,陆景初之所以年及弱冠还未娶亲根本不是因为眼疾之故娶不到媳妇儿,而是他家大哥眼光不低,难有人能入得他的眼。然而现在,陆景初居然告诉他,他要多个嫂子了!陆赟心里且惊且疑,琢磨了一下前面的话,咽了口口水,“难道是那孟家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