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衡应了一声,匆匆地看了手拉手在一旁低语的两个小姑娘一眼,拱手告辞,扬长而去。
孟衡离开后,王氏将孟媛唤至身边,拉着她的手细细地问了一番林氏的近况,然后有意无意地就开始打听起孟衡的亲事。
长子如今一心求学不肯成亲,王氏便将心思动到了女儿身上。林月如今十四,已经是可以说亲的年纪,王氏早将京中适龄的儿郎相看了一遍,挑来拣去,竟还是觉得自家夫君的外甥更出挑些,加上又是知根知底的,王氏的心思就动了起来。
然而她话里有意无意的试探,没有叫孟媛听明白,却被一旁的林月听了出来。林月臊红了一张脸,鼓着腮帮子冲王氏道:“娘!你与宝珠说这些做什么啊。”
王氏瞪了她一眼,心道,娘还不是为了你,但转念想想,孟媛到底还是个小孩子,未必知道林氏的打算,合计了一回,决定还是回头亲自去探探小姑子的口风,因此便没有揪着这个继续说下去,又正好府里的下人送了账本上来,王氏就把孟媛和林月打发了出去。
走出王氏的院子,看着被红榴花吸引去目光的孟媛,林月揪着手绢扯了两下,咬了咬唇,才道:“我娘与你说的话你不要管,也,也不要跟你哥哥提。”
听见这一句,孟媛侧过头,疑惑地眨眨眼睛,“舅娘说了什么……”话说了一半顿住,她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先前王氏话里的意思,好像是在打听自家娘亲最近有没有相看京中姑娘?那么,换言之,是不是王氏看中了自家哥哥,有结亲的意思?
孟媛眼睛一亮,看向一脸纠结的林月,笑嘻嘻地打趣道:“阿月是看不上我哥哥么?”
林月羞恼:“我几时说……”对上孟媛一副诸事了然于心的小模样,林月一下子如泄了气一般,撇撇嘴道,“衡表哥才不会喜欢我呢。”虽然孟衡待人有礼,但是总有一股淡淡的疏离,从小到大,即便是表兄妹,也难得亲近几回。
孟媛拉着林月走进花园荷池边的凉亭,坐下了才与她道:“你以为我哥哥今天来是为了什么?”
林月愣住,半晌慢慢地睁大了眼睛,颇有些不敢置信地道:“宝珠,你别乱说话来哄骗我哦。”
孟媛微扬下巴,轻轻地哼了一声:“你若不信,下一回只管去问他不就好了。”一边说着,一边朝凉亭外望去。
王氏闲时喜爱莳花弄草,因此平阳侯府后花园里种满了各色花草,这般盛夏时节,也是满园繁花濯锦。
孟媛看着欢喜,起身走到栏杆边,才站定,目光就被荷池西岸边的嬉笑的一双人影吸引了过去。
虽是隔着远了些,但从身形上看,也是姿容不凡的女子。此时她二人站在水池边,探出半个身子去摘近岸的荷花,时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来。
孟媛指了指那两人,扭头问林月:“阿月,她们是府里的客人吗,怎么从前都没见过?”
这时林月也注意到水边嬉闹的两人,脸色微微沉了沉,倒不知如何开口介绍。
注意到林月有些奇怪的脸色,孟媛心中疑惑更甚,但也体贴的不打算多问。
“她们是我哥房里的丫头。”林月忽然道。
说完,她下意识地去观察孟媛的神情,见她只是了然般眨了眨眼睛,并没有生出半点儿不快,便在心里幽幽的叹息了一声。
看来即便没有那一笔赐婚,自家兄长的一番心思也注定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了。
第二十五章
秋风渐起,天气一日一日凉爽起来,丹桂也悄悄在枝头绽放,转眼间便到了八月十三,再过两日就是中秋佳节。
林氏的屋子里,孟媛坐在梨木圈椅上,一边剥着杏仁吃,一边不住地朝外望去,嘴里含含糊糊地嘀咕着,“怎么还没回来呢?”
自从上一回平阳侯府一别后,孟媛已经连着三个月没有见过自家兄长,心里十分想念。
儿子为了明年下场应试,奋发图强留在书院念书,林氏虽感欣慰,但也心疼得紧,这会子听见女儿念叨,她也忍不住停下手里的针线活计,抬眼向屋外望去。
没有见着孟衡的身影,只看见被秋风卷起的枯黄落叶。
林氏收回视线,落到女儿身上,见她手边的桌子上已经堆了一座小山般的杏仁壳,不由蹙眉道:“怎么吃了这么多?仔细回头脸上长了东西又来与我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