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下得去手报仇……
她好想再一次失去记忆,什么都不用去想,忘记一切。可她不再是四五岁的小女孩了。
逃避,那是小孩子才会做的事情。她如今十五岁了,已经长大了。
逃避没有用,该面对还是得面对。
她双手拉开了房门。
她要去找师父,不能再逃避了。
木门“吱”的一声拉开,宋词的笑脸立刻迎了上来,元雅吃了一惊。
“二师兄?你怎么会在这里!”她不会是一直在她房门前守着她吧?她睡了一整夜了?!等等,二师兄怎么会出现在百慕山,师父不是不让吗?
元雅在见到宋词的那一刻脸上的表情瞬间从惊讶到欣喜又疑惑。
“呆雅。”宋词含笑道,“你可算醒了,这么看来你脑子还在,我还担心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他口中的芝麻指的是恢复记忆。
元雅笑不出来,“二师兄你又开我玩笑。”
看来没忘。
宋词脸上挂着笑容,将元雅拉出了门口,道:“师父准我回百慕教了,陪师兄走走吧,仿佛离开百慕山很久了。”
他今天是来当个说客,希望能开导小雅,不让她一个人胡思乱想。
元雅一听见他说师父,默声不语。
“走了!”宋词一把将小雅拐了出来。
昨晚师父像是已经在安排后事了,但宋词觉得师父和小雅都应该向前看,没有过不去坎。就算以前犯了错,今后多行善事慢慢弥补吧。
为何要执迷于此?
他们沿着小路,爬上了百慕之巅的小山腰。这个时候,其他弟子都该是在上早课。全教就宋词和元雅两个不会武功的,在竹林山间晃荡。
元雅跟在宋词后面,两人步伐徐徐,信步上山。
“师兄师姐们应当都知道了吧,师父立下教规的目的。”元雅问。
宋词道,“可不是,没有了压力,他们练剑更开心了。”
一大早,唐诗在门口见到了宋词,就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他们终于放下心来,不用再想着如何“对付”师父。
师父还是他们的师父。
现在,却只有元雅的心一直提着。最爱笑的她,这一路上嘴角却一次也没有扬起过。她蹙紧着眉头,一刻不曾舒展。
“二师兄……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你那么聪明,能替我出出主意吗?”
“我本来是想去找师父,可又不知如何面对他。”
“爹娘……我亲眼见到的……”她心痛得说不出来。
停在了山路上。
宋词不用她说,也猜出了所有的细节。
小雅私自下山,遇到了会功夫的师父,十分仰慕。她将师父带上了不通外人的太魔山,随后师父一夜之间血洗魔教。
他朝元雅伸出一手,拉她继续走。
“小雅你对你们魔教还有多少印象?”宋词忽的问道。
嗯?
什么魔教啊……她惊讶地睁大了眼。她那时年幼,只知道自己住太魔山,根本不知道太魔山外面的人竟称呼他们“魔教”!
宋词笑道,“呆雅,就知道你会是这反应。”
“我在青桐派的藏书阁见到过有关魔教的记载。在外人看来,魔教太过神秘,犹如邪教。有多处记载了中魔教之毒,痛不欲生的经历。”
元雅惊呼,“啊!我们不害人的!”
宋词道,“不同人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外人眼里,师父是个除魔的英雄。如果不是他,青桐派如今也不可能成为江湖第一门派。
但师父,却因此自责了多年。
“你原谅师父也好,不原谅也好。今后……总是要向前看的,知道吗?”
他冲她浅浅一笑,“与其纠结于师父的事情,不如我们将心思放在重振魔教上吧,让世人解除这一误解。”
“百慕教也是,若不是我们那日偷偷地下山,世人眼里百慕山就是座死山,也没有人会知道世间还有一个百慕教的存在。师父的武学精湛,弟子们总是要替他发扬光大。这才是我们需要去做的事情,不是吗?”
哦。
发扬光大。
曾经娘也对她说过这个句话。
那时候听起来特别反感,可现在从二师兄口里说出来,元雅觉得无比顺耳,这才是需要她去思考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