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蜜宠:山里汉的小青梅_作者:长孙狄阳(234)

  这首歌的唱法跟这时代的不一样,听着特别新颖,而且姚鲜肉声音清脆响亮,合唱部份的童声又稚嫩。

  再加上姚鲜花还给他们设计了走位,所以并不是单一的站着唱歌,很有看头。

  相比前面的环节,这一环节老府尹看得津津有味。

  旁边的村民们也看得很兴趣,家里孩子唱歌的,便十分自豪地道:

  “第三排那个,是我们家三妞儿。”

  “第四排那个是我们家兰兰。”

  “看,还有我们家木木。”

  “……”

  就像是自家的孩子在幼儿园被老师选去跳舞一样。

  慈祥的老人都特别喜欢小孩,加上站在最前面的姚鲜肉又眉清目秀,看着气质很不一样,老府尹便笑着过去问了姚鲜肉几句:“你叫什么名字啊?”

  “姚鲜肉!”

  “这……这名字……”老府尹觉得村里孩子们的名字起得太草率。

  姚鲜肉现在大了,也知道这个名字并不太好,但他不嫌弃,只笑道:“我娘给我取的名字,她希望我这辈子都能吃上肉。”

  “哦?那现在吃上了吗?”老府尹笑着问。

  第311章 借不到牛

  “吃上了,现在餐餐有肉吃,”姚鲜肉笑着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哈哈,现在可有上学堂呀?”老府尹又问。

  “上了,不过是在镇上的学堂,年中就要参加童试了,”姚鲜肉回答得落落大方。

  “哦,不错啊,那该学的四书可有背熟了,”老府尹道。

  “都背下来了。”

  “不错,不错……”

  闲聊了几句之后,老府尹便去参观学堂了。

  做为学堂的木匠,姚鲜花自然也要跟着进去。

  但其他村民们就要在外面守着了。

  等候之际,一些村民便羡慕起王牡丹来,有人道:“姚二嫂子,你们家这两个孩子真是出息啊,一个会做木工,一个会唱歌,你看鲜肉多招老府尹喜欢。”

  王牡丹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只是偶尔罢了,你们的孩子也很优秀的。”

  但其实,她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

  老府尹参观学堂时,看得很仔细。

  围墙、横梁、课室,每个地方都认真看了一遍,有问题的地方便要提出修改。

  不过,都是一些小问题小细节,改了之后可以更方便孩子们在这里上课。

  老府尹对课桌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只要求结实就可以了,所以姚鲜花也松了一口气。

  参观一通之后,老府尹便要回去了,村长留他在村里用饭他也不肯,只说不肯劳民伤财,毕竟眼下农忙也要到了,村里的人也不富裕,能节约一餐是一餐。

  ……

  在乡下,农忙主要分为插秧和收割。

  农忙可是一件大事。

  在农忙的时候,很多地方都要放假,比如学堂,比如在镇上干活的长工短工,每逢这段时间,镇上都会很冷清,村子里就会很热闹。

  姚鲜肉他们学堂也放了五天假,姚鲜花的木工坊也放假了。

  毕竟,农活是扎根在农民们的思想里面的,在这个时代的农民意识里,任何事情都比不上农活重要。

  姚家,王牡丹和姚铁树也准备插秧了。

  石华镇地处南方,水稻一年两季,谷种是在半个月前已经播下去了的,现在已经长成了秧苗,他们需要将秧苗插到田里。

  插秧前需要先犁地,就是将水田的泥松一遍,灌水进去后成搅成泥巴状,这样才有利于秧苗的生长。

  犁地最好用牛,村里公用的牛有三头,但农忙一到,村里那么家里没有牛的,都挤在这几天耕地,哪里这么容易借到,要么就自己手动锄,要么就排队等。

  姚鲜花去村长家里预约牛的时候,村长正好下地忙去了,但李王氏在。

  姚鲜花说明来意,李王氏却是不肯借。

  李王氏还因为李盈儿的事怪罪姚鲜花呢,她道:“你过几天再来吧,那三头牛全都有安排了。”

  “得几天?”姚鲜花问。

  “起码也要五天后吧,”李王氏道。

  就算没有这么久,她也故意说成有这么久。

  姚鲜花也不多问了,借不到就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