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鲜花笑道:“那不是茶水,是渴水,就是蔬菜瓜果榨出来的汁。”
姚鲜花以前不知道这个时代有饮料,也是上次进城才知道的,这个时代的人把饮料果汁都称为“渴水”。
总之,不管姚铁树和王牡丹俩人对什么好奇,姚鲜花都可以很耐心地解释。
……
梁家的马车跟在后面,梁文莲亦撩起车上的帘子,看到前面的姚鲜花和姚铁树伸出个头去,不时兴奋地说着什么,她心里不由地又涌上一阵鄙夷。
虽然前段时间去他们家里帮割禾,知道这两口是地地道道的乡下人,可当时在乡下,加上这两口子又好客,她倒是没有这种感觉。
现在进了城,跟城里人一对比起来,姚铁树和王牡丹的土气立刻都显示出来了,他们那种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让梁文莲觉得非常尴尬。
幸好她没有跟他们一辆马车。
梁文莲又看了一眼自己的父母,她的父母来过县城多次了,有时候还会在城里住一段时间,若是钱赚得更多一些,他们还打算在县城里面买一个院子,好将来用来颐养天年呢。
自己的父母说不上有多贵气,可比起王牡丹他们来,不知上了多少个档次。
梁文莲不禁又想到裴宝山。
裴宝山面对姚家这两个土包子一样的岳父岳母,难道他就不嫌弃的吗?
……
过了闹市,又往县城东边走了一段,几乎到了县郊,才看到了一座绿树环绕的庄严的大宅子,大宅子的门口写着:青山书院。
这里便是县城里面的书院了,凡是通过了童试便是秀才生员,就可以在这青山书院继续读书。至于读多少年,就要看他们的造化了,有些读个三五年就可以考中举人了,有些读个七八年也不一定考得上。
第479章 青山书院
当今朝廷重视读书,凡是过了童试的,都会每年补贴五两银子让他们安心读书,但是期限只有五年,五年内再考不上,就要自己负担读书的费用了。
那天恰好是书院报名的时间,书院外面停了好些马车,也有像姚鲜花和梁文才这样,是第一次来的。
考中了秀才,就跟现代考上了重点高中一样,父母们感到骄傲,所以有条件的都会亲自送孩子过来。
因此,现在的青山书院,竟是家属比学生还多。
书院外面有两个负责登记的教书先生,以及十几个年纪比较大的学生,登记之后,就由老学生们领着新学生们去寝室放东西。
负责带姚钱肉和梁文才的是一个叫候远水的学生,他已经在这里读了两年书了,对书院的一切都很熟悉了。
梁文才和姚鲜肉二人到了这里就特别兴奋了,话也比较多了许多。
梁文才一边走一边道:“这青山书院就是不一样,比咱们以前的学堂大了不知多少倍呢,你看,那还有夫子的石像。”
姚鲜肉也兴奋地道:“是啊,你看,那边还有草坪,那是用来踢蹴鞠的吧?我都没有踢过呢?“
“以后咱们放学后不用回家,就可以在这里踢一会儿,”梁文才道。
不一会儿,姚鲜肉又指着一幢小楼道:“哇,你看,这里还有藏书楼,里面是不是很多书的呀?”
前面那候永水听了,便回过头来道:“那是自然,里面收藏了两千多册书籍,想看的话,就找先生登记,借回来慢慢看,一个月内还回去就可以了。”
姚鲜肉感慨:“竟是比咱们以前学堂的多的多,咱们那学堂还不一定有一百本书,还都是镇上的乡绅们资助们,又旧又破烂。”
候永水便笑道:“镇里和县里哪里有得比?要是能一样,那还用千辛万苦考来城里干嘛?不过,一山还比一山高,若是你们可以去到京城的书院,去了国子监,那才叫厉害呢,听说他们的藏书楼有上万册,从古至今的书都有,想怎么看就怎么看。而且,有时候皇上还会来上几节课。”
“皇上?皇上也有空来上课?”
“选拔人才嘛,就得从年轻人抓起,”候永水又道:“不过我也是听说的,至今是不是真的,那就不知道了,反正没有皇帝来也有大臣来,学的东西总归比咱们这里多。”
姚鲜肉和梁文才听罢,就更是向往了。
候永水又笑道:“不过你们也别对咱们书院失望,虽然咱们书院没有皇上来授课,但还是有不少告老还乡的大臣们来给咱们讲课的,像去年从京城回来的老府尹,他就经常来给咱们讲当今的朝政,讲读书人应当如何治国,也是可以学到不少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