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刚才的箫又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这次的鼓风格偏向于欢快。
当鼓响起来的时候,窦准又觉得特别热闹,有点适合过年,全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味道。
让人整个心情都好了不少,不由自主的嘴角上扬,想到内心当中最温暖,最在乎的东西。
如果说一开始窦准听音乐是假,主要还是在关注着周围人对云烨演奏的反应,那现在是真的慢慢沉浸下来,开始投入音乐了。
一来当然是因为音乐确实有感染力,二来,窦准也不得不承认,云烨的淡定也影响到了他。
不管怎么样,不管能不能对旁人有所触动,最起码现在的云烨是在行动,已经迈出了很多人迈不出去,或者从来都没想要迈出的一步。
最起码在这一刻,窦准确定,他们两个是完全的沉迷于这件古老的华国乐器当中。
而当窦准没有再去在乎会不会有其它听众的时候,云烨的演奏已经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有人驻足,静静地在一边听了一会儿,还有人默默地念着云烨鼓上的那张纸条。
原来这是华国的传统乐器啊。
在云烨结束之后,已经围了十几个人的样子,大家在鼓点落下之后一起鼓掌。
令窦准啼笑皆非的是,还有一个被妈妈模样带着的F国小男孩,在云烨的鼓上放下了一张小面额的F国货币。
窦准:“……”
这是把他们当成街头卖艺的了?
窦准笑着,想要告诉小男孩他们并不需要钱。
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动作,云烨就已经捡起鼓面上的那张纸笔,很认真的折起来放进了口袋里,嘴角上扬,对小男孩说了句谢谢。
小男孩说了声不客气,开心的去找自己的妈妈了。
全程目睹这个过程的窦准目瞪口呆。
为什么云烨拿钱的动作这么熟练,就好像练习了很多遍一样?
而且,云烨还缺这个钱吗?
现在人不少,窦准虽然很想拉着云烨问问,但也知道现在不是合适的时间,只能按捺住心中的好奇,等待着一切结束。
除了在云烨表演结束之后鼓掌的,有一对F国的老夫妻展现出队乐器的极大热情。
主动上前交流,问云烨演奏的乐器叫什么。
面对这种情况,云烨也没有丝毫不耐烦,挨个给老夫妻演示以及讲解了箫和鼓的名字,起源,又说了在华国,用本地语言是怎么说之类。
还让老夫妻上手,自己试了试打鼓的感觉。
窦准感觉,云烨果然适合当老师。
当然如果云烨当老师的话,大概存在两种结果。
一个是学生们成绩都差出天际,另外一个是学生成绩好到不行。
前者,是因为老师长得实在是太出色了,光盯着那张脸就够了,谁还有心思学习啊;后者是老师长得这么这么好,不好好表现怎么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当然,窦准觉得,就云烨这股认真的劲儿,大概只能是后者那种情况。
……
因为后面还要参加宴会,因此表演也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结果比窦准的想象中好的多了。
后面还有那么一对F国老夫妻呢,能改变,或者说给别人些许的感触,在窦准眼中这个街头表演就成功了。
跟几个还站在云烨面前的听众道了声再见,两个人就收拾起东西。
“你刚才怎么收了人家小男孩的钱了,人家还以为你是卖艺的呢。”
窦准问出了一直想问的,憋了有一会儿的问题。
云烨:“我们不是在卖艺吗?”
窦准:“……”
“再说了,我们也是付出劳动力的,通过正常渠道拿到一点报酬,不是很正常吗?”
窦准:“……”
云烨说的好有道理。
行吧。
云烨从口袋里掏出了那张纸币,塞到了窦准手中。
“给你。”
?
给他干什么,这不是云烨付出劳动力拿到的报酬吗?
说起来窦准就想笑,如果说云烨真的是财迷,那就刚才表演那么长时间,随便参加一个邀请她的节目,都很轻松的六位数七位数的挣了好吧?
在窦准不解的目光下,云烨解释,“给你。”
“你也付出劳动力了,帮我把鼓给搬过来辛苦了,算是雇佣你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