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晌午,九华和沈枫、柳氏一起吃过饭,拾锦苑便又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九华走进屋内,眼前却出现了一袭黑袍之人,她立即转头,淡定地和丫鬟们道:“你们都在外面先做事,有事了我再叫你们。”
众人立即温顺的应下,退下了。九华又转身,看向那自在得宛如在自己家的人,正在倒水喝。
九华默默无语地走了一步,随即便有些迫不及待道:“东陵案那边有进展了?”
却见燕南歌摇头,冰冷的眼中也微微有些战意了:“不是,东陵案那边,我已经吩咐隐祯亲往,那边有些麻烦,也不知究竟是谁,竟能拖延本王这么长时间,不过答案,听隐祯的意思,似乎有了些线索,正寻着线索找下去,无论她们有多厉害,我相信,隐祯不日便有答复,”
九华也有些惊讶,她能看出燕南歌的不凡,也没想到,燕南歌查了这许多天,竟然也没什么线索,那……
“那殿下此来,所为何事?”九华也走了过去,坐了下来。
“听说今日信阳候府的人来找你麻烦了?”燕南歌看向她,眼底深深,让人看不出情绪,不过却有一分分明的关心,浮现在那双墨色的瞳里。
九华也忍不住心头一跳,一边想着,他就是关心一下信阳候府那边的事儿。一边却又不由得在想,或许是在关心自己。
九华按捺住心头那一点水波纹般的悸动,点了点头,道:“是。”
燕南歌也点头,随即眼神有些淡漠道:“我要连根拔起信阳候府,这件事,你能做到吗?”
连根拔起信阳候府?九华有些吃惊,心头又是一跳,不过很快按捺住,她心中也了然,有了个解释。
毕竟,沈漩许配给了燕子矶,现在,丞相府已经算不上沈漩的靠山,燕子矶的结盟了,可信阳候府不同,信阳候府仍旧是沈漩的外祖家,还是极为护短的一大家子,对沈漩等人都颇未爱护,想必,同样也会成为燕子矶的势力,而她的任务,就是连根拔起信阳候府,除去这个势力了。
九华想了想,她和信阳候府也有些过节,虽不至于除去人家吧,但,现在他们所站位置不同,她对待她们,自然不可心软,而且,信阳候府里的那群人,可不一定值得让人心软。
九华很快点头:“好。”
她现在虽还羽翼未丰,可若是真的想对付信阳候府,也不是没有办法。
燕南歌也不诧异她会答应得这么快,也点头,应好。
燕南歌便放下了这件事,又问道:“今日苏子阳来找你茬儿了?听云林说,他带了匕首,你怎么样?”
九华摇头,笑道:“苏子阳不过三脚猫功夫,还奈何不得我。”
燕南歌便点头,放下心,可不看九华时,眼却冷的。
二人又聊了会儿,燕南歌便告辞了。
九华便开始想对付信阳候府的事儿,只是想着想着,她便不由得有些走神儿,想到燕南歌那儿去了。
九华不由得有些郁闷又无奈,还有一丝丝的羞赧,不过很快,这些便都被她丢在了身后。
三天后,便是一年一次的中秋节。
中秋佳节,向来是团团圆圆和和乐乐的,邀上三两好友,柳下赏月吃饼,看月上柳梢那娇美姿态,本也是极好的风景。
按常理来的话,宫里也是要办宫宴的,讲究一个热热闹闹地才好。
可燕国的中秋不同。
燕国从燕朝十三年起,便不过中秋,上至皇上,下至平民百姓,都是不过中秋的,也是不能过。
中秋这天,百姓们不会赏月吃饼,而是会去放河灯,载一新魂,送魂归故里,或一些东西,送阴司亲人。
据说,是皇上的一个宠妃,便死在中秋,所以,燕国从此不过中秋,不过,到底是哪个妃子如此好命,得到皇上如此垂怜,也都不得而知了。
而三日后,便是中秋,和团圆没有关系,只是,上坟,祭祀,送魂,放河灯……
夜,京城早已进入梦乡,各家各户灯火尽熄,可在那烟花巷,此刻却刚刚开始它的生活。
华灯初上,烟花巷传来香风阵阵,巷子里流连着无数嫖客,还有些卖发簪等小玩意儿的商贩在那里笑语盈盈地叫卖,吸引客人的目光。
而那烟花巷里面,千娇阁门口,无数穿着暴露,打扮艳丽的女子站在门口,极尽风姿,嘻嘻笑着,娴熟地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