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佩里的太子爷_作者:九月流火(240)

2018-11-30 九月流火 复仇

  公公拢着袖子看了一会,慢悠悠对楚锦瑶说:“五姑娘,这封圣旨,还是殿下亲自向圣上请的。皇后听说了之后很是高兴,娘娘说难得太子有中意的人,特意让奴才过来,好好看看太子妃是什么样的妙人,等回去后告诉娘娘呢。”

  楚锦瑶即便没在宫廷这种地方待过,也知道未婚女子被人中意不是件好事,即使那是皇太子。楚锦瑶仿佛迎头泼了盆冷水,立刻就清醒了:“公公这话说得客气,小女何德何能,竟然能被圣上和娘娘看重。忝列妃位,小女十分惶恐,概是仰仗圣上和娘娘看得起。”说完后,楚锦瑶深深福了一礼:“谢主隆恩。”

  公公看了之后笑容不变,可是楚锦瑶推脱到圣恩上,他倒不好再说了。公公半侧过身,做皇后娘娘吩咐的第二件事:“皇后娘娘早就盼着太子殿下娶亲,好让人进宫陪她,免得深宫清寂。娘娘盼了许多年,好容易盼来了太子妃,娘娘知道后高兴极了,特意派了她身边最得力的嬷嬷,来教太子妃宫里的规矩。免得以后太子妃嫁到宫里,适应不来。”

  公公话音刚落,一直站在后面的两个嬷嬷就走上前来,一板一眼,仿佛没有情绪一般给楚锦瑶行礼:“见过太子妃。”

  楚锦瑶心中一惊,连忙亲自把这两个嬷嬷扶起来:“嬷嬷不必如此,我还没有……正式受封,不敢当太子妃。嬷嬷以后也不必这样叫我。”

  “是,五姑娘。”两个嬷嬷整齐又冷酷地应了。

  楚锦瑶看到这一幕又想叹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她还没感受到太子妃的真实感,皇后娘娘的下马威就已经到了。天上掉馅饼虽然是好事,可是当这个馅饼太大,而自己又没有这么大的嘴的时候,谁能说清这是福是祸?

  .

  长兴侯府的人风风火火走了,知府府里,宾客中有人意外,有人好奇,也有人漠不关心。

  郡王妃就是这个漠不关心的。她冷眼朝赵氏的背影瞅了一眼,随口问:“她这么着急回去是做什么?真是失礼。”

  “不清楚。”另一个夫人搭话道,“兴许是家里有什么急事吧。刚才隐约听见,似乎是他们家老夫人说,家里来了京城的人。”

  郡王妃点了点头,就懒得再关心这个话题。周围的夫人们看到郡王妃的脸色,知道郡王妃不喜欢听楚家的事,也都识趣地不再提。

  过了一会,一个丫鬟过来,在郡王妃耳边低低耳语。郡王妃的脸色肉眼可见地阴沉下来,丫鬟说世子去了花园,似乎楚锦瑶也在。郡王妃听了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若是赵氏在这里,她一定要刺赵氏几句,可是赵氏方才走了,郡王妃只能愤愤地骂:“没规矩!”

  什么没规矩,在座的夫人们假装听不到,继续谈笑风生,讨论首饰和儿女。还没等她们把心中的幸灾乐祸消化下去,一个知府家的丫鬟跌跌撞撞跑过来,匆匆行了个礼,就对知府夫人喊道:“夫人,大事啊!”

  “怎么了?”知府夫人不明所以。

  “方才有人传信过来,说是京里的公公去长兴侯府宣读圣旨,赐封长兴侯府的五姑娘为太子妃!”

  “什么!”

  宛如一个惊雷炸在平地,不光知府夫人,其他太太也仿佛被烫了一般,纷纷惊叫出声。郡王妃的脸色尤其难看,她忿然又笃定地骂道:“不可能,瞎传这种话,你也不怕闪了舌头。”

  “是真的,长兴侯府已经在街上放鞭炮了。”

  郡王妃楞了一下,心里突然不可抑制地涌上一阵寒意。其他的夫人也坐不住了,纷纷派得力的人手出去打探消息。

  刺探消息的人一波波回来,都带回同一个答案。长兴侯府的五姑娘被封为皇太子正妃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从官场传遍市井。

  郡王妃赶紧带着县主回家,连夜托人上京问话。明明说好了是县主,怎么就成了楚锦瑶?是不是记错了人?

  而京城里早已为这个消息轰动了许久。众多高门之女眼珠子都不错地盯了这么多年,最后太子正妃竟然是一个听都没听过,甚至还是个外地的闺秀?听说这位太子妃是侯门的嫡女,虽然从身份上来讲,也够得上太子妃之位,可是身份足够的适龄贵女,京城里得有多少?凭什么是她?

  郡王妃亲自打发自己的心腹去京城,等心腹转了一圈,带了最新的消息回来后,郡王妃颓然后跌到椅子上。完了,她们信誓旦旦,把太子妃视作囊中之物,众人更是把林宝珠当未来太子妃对待,可是最后,真正的太子妃竟然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