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过,竹林内发出竹子摩擦的响声,竟像是一曲混乱,却又充满着节奏的乐曲。
穿过竹林后,入眼的,是一跳清澈的河流,河面上停滞着两艘竹筏,河岸搭着一个小屋子,门口正有一个老人在抽旱烟。
那老人一见到顾盼夏,急忙将烟筒搁置一旁,拍了拍双手上前笑道:“姑娘要过河吗?连人带马,只要十个铜板。”
顾盼夏点点头,“好。”
老人哈哈一笑,道:“姑娘请随我来。”
顾盼夏点头,跟在他的身后,往河边走去,老人对着顾盼夏笑道:“姑娘,马我给您牵上去吧。”
顾盼夏将马绳交给了他,老人对着顾盼夏做了请的姿势,顾盼夏也没拒绝,率先上了竹筏。
老人将马牵看上去,这才拿起竹竿一撑,竹筏很快便离了岸,顺着风一路向北飘去。
顾盼夏环视一圈,发现,这条河的两岸分别坐落着两座陡峭的山,山上怪石嶙峋,只有几棵不知名的小树在顽强地生长着。
她看着老人问道:“老人家,除了这条水路,可还有别处可走?”
老人点头笑道:“有!”他指着右侧的那座山,说道:“那条道就在这座山上,不过,那条路只对前往北方支援的士兵开放,其余的人一律不能通过。”
顾盼夏沉思着点点头,想来,陆远他们应该是从那座山上过的。
“如今北方动荡,姑娘怎会想去北方?”老人不解。
顾盼夏用了原先糊弄老板娘的借口敷衍了老人的问话,老人信以为真,出声劝道:“姑娘是个有孝心的,老天定然不会亏待您,您的家人肯定会平安无事。”
顾盼夏微微一笑,“承老人家吉言。”
她将头望向对面,只看得到一片荡漾的水波,却望不见岸到底还有多远才能到达。
第255章 北方(2)
“老人家,大概还要多久能到岸?”
竹筏越飘越远,可依旧望不到尽头,顾盼夏不禁微微蹙眉。
那老人回答道:“不久了,今日有风,大概两刻钟就到岸了。”
两刻钟?那不是还得半个小时的时间?
“若是从山上那条路走的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老人沉思一会儿,迟疑道:“走那条道的话,应该比走水路慢上半个时辰的时间吧,我没走过,也不大清楚,不过,相对于那条路,水路更快一些。”
“既然如此,那那些士兵为何不走水路,而选择那条路呢?”顾盼夏不解。
老人呵呵笑道:“姑娘有所不知,若是几百来人也就算了,那可是十来万的人,若选择走水路,那耗资岂不是更大?走山路虽说慢了些,但到底不用浪费那么多的财力物力。”
顾盼夏恍然地点点头,是她愚钝了,一时竟想不到这个点。
此时太阳高挂,阳光有些炙热,顾盼夏用手轻轻扇着,竹筏的缝隙中,不时有水渗透,打湿了脚底的布鞋,带来丝丝凉意。
两刻钟之后,竹筏缓缓靠在了岸边,顾盼夏将二十文钱拿了出来递给了老人。
“老人家辛苦了!”
“这......姑娘,只要十文钱就足够了。”
顾盼夏淡笑道:“这是赏给您的。”
说真的,这么长的水路才收十文钱,真的太便宜的,虽说来的时候轻易一些,因为顺风顺水,可回去的时候却要辛苦数倍。
老人倒也没有拒绝,他欣然接过,笑呵呵道:“多谢姑娘,姑娘慢走。”
顾盼夏点点头,牵着马刚走下竹筏,又听老人道:“姑娘,前方是一座深山,山上常用土匪出没,你一个人当心些。”
顾盼夏回头,微笑道:“多谢提醒,告辞!”
她说完,转过头牵着马继续前进。
刚行不久,便见前方有一群人携老带幼,背着行囊往这边走来,看样子,应该是来自北方的流民。
顾盼夏微微蹙眉,按理说,北方的动荡应该平息了才是,怎么还会有流民逃往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