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荒唐事一件又一件,对孝道简直有一种病态的追崇。
其实真正重孝的,没有几个人,都只是面子上惺惺作态而已。
骆家铺子的骆掌柜,是很难得的孝子,张青山以前提过,宋轻歌相信。
他明明可以在京城有很好的发展,家里母亲为了孩子也愿意跟他在京城,可他看出自己母亲不开心,主动提出搬了回来。
默不作声的行为,真心为父母考虑,不张扬不声张,才是真的孝道。
但这个世界已经有所扭曲,他们根本不会想那么多,更不会管其中缘由,如果外人都说这个人重孝道,大家就会说他是个好人,做什么都是好人。
与之相反,这个人再善,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可若是有人说他不守孝道,就会被人嘲讽鄙视。
根本不会去想,他的家里人有多坏,就因为做了坏事被他阻拦,骂他不守孝道,愚昧的百姓就会站到他的对立面去。
宋轻歌却不怕这些,哪怕天下所有人指责她不守孝道,那又能如何?
萧家这种人,她们都没把自己当成亲人,凭什么她要低三下四的为了个名声任由欺凌?
很多女人成了亲以后被人当牛做马欺负得不成样子,被全家奴役,还要刻意讨好,只能说活该。
“奶奶?”宋轻歌看着萧老太太冷笑,“你可有把我当成你的孙子媳妇?”
萧家人惯会伪装,就如她们为了好名声拿两袋沙子送上山那般,萧老太太这会又表现出慈眉善目的模样,尖哑刺耳的声音都柔和下来。
“大宝爹虽然不是我亲生的,却也养在我的身下,大宝是我的孙子,你自然是老朽的孙子媳妇。”
仅仅几句话就能看出,她可比那个只知道哭骂的张翠莲高明不知多少倍……
正文 第259章 狡辩?
萧老太太话里的意思很清楚,她先点明萧锦裔父亲并不是她所生,却是她养大的,所以就该孝顺她。
大户人家不论有多少房姨太太,她们生下的孩子,都只有一个娘,孝顺的人也只有那一个,就是原配。
按照萧家的情况,孝顺的人就是萧家老太太。
“原来不是亲生的。”
“老太太真可怜,遭遇这种事,但我们大明朝律法规定,理应孝顺她。”
“到了现在还狡辩不知认错,就该抓起来。”
“大人们,赶快把她抓起来关进牢里好好反省。”
……
周围人的呼喊声,让萧老太太脸上的笑容更加明显,笑的一脸褶子清晰可见。
宋轻歌无视周围的人,依旧坚定的站在原地,大声问了回去,“如你所说,大宝是你的孙儿,那你有关心过他吗?如果你把他当成孙儿,会在他成亲第二日就撵到山上破败的茅草屋自生自灭吗?”
牛头村的人早已经看穿了萧家人的真实面目,早已经不会被蒙骗。
越是大的镇子、县城……京城,对孝道的盲目崇拜越会逐级加深。
因为他们想要的利益更大,想要用孝道谋的利也更大。
宋轻歌说完后,周围百姓又跟着议论起来,但也仅此而已,不会因此有人站在宋轻歌这一边。
“大宝娘去了后,娘可花了二十两银子给大宝把你娶进门,难道这还不是把他当成孙子?要不是你这小贱……要不是你大喜的日子碰头自杀,想要死在那屋里,大宝会跟着你一起受到责罚?”
“宋轻歌,萧家究竟造了什么孽,娶你进门,连带着我们不明所以的大宝都跟着你不守孝道。”
“你不就是县上来的,心气高,瞧不起我们村里人,哪怕你是皇帝女儿,也不能不守孝道……”
张翠莲是老太太最好的助攻,这个时候不用萧老太太开口,一切事情都交给张翠莲去说。
她平日里在村子里惺惺作态,知道怎么吵架能让人站到她这一边。
果然,此言一出,场面跟着暴动起来。
“大婚当日上吊自杀?”
“村里人二十两银子娶一个媳妇?”
“县里来的人就了不起了?”
啪!
不知道从哪里飞出来一颗石子,直接砸在宋轻歌的身上。
萧锦裔不在身边,宋轻歌也没料到会有人这么做,躲闪不及被砸在额头上,血直接流了下来。
“轻歌,疯了,他们都疯了,赶快进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