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不负度流年_作者:小字谙谙(147)

2018-11-25 小字谙谙

  那女子明显没想到自己会有这般际遇,又不好说什么,只能随宫人走。

  不多时,就听不远处宫人传来说话声。

  “韩大人,您是来找贵千金的吧?”

  那头两方相见,一时气氛凝滞,而后听见细细碎碎的脚步离去的声音。

  宫人回来时已是满头大汗,凤吟夏取过身边的茶壶,倒了一杯茶,递给他。

  宫人赶忙拒绝:“岂敢岂敢!”

  放下茶杯,凤吟夏一手着下巴,一手很是随意的掷出少许鱼食,似是失去耐心:“这阵子来人越发勤了。”

  宫人知其意有所指,不敢作声。

  ......

  等凤吟夏走后,那宫人赶忙招来一旁伺候的:“怎么回事啊?这个地方不是交代过不让外人进出么?”

  小宫人们低头,俱是不敢作声,有人微微抬眼:“韩大人千金,不敢拦哪。”

  宫人提着拂尘指了他半天:“你们哪,刚开始就开始这般形容,真是......真是....真是气煞我了。”

  “咱们陛下现下无心选皇后,看不出来么!以后再有这事儿,你们想好了怎么交代!”

  说完,不等大伙回话,径自走开了。

  宫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低下头去后悔起来。

  傍晚的时候,夕阳余辉透过层层薄云,放射出灿灿金光,铺洒在大地,来仪国笼罩在一片温柔暖和的气氛之中。

  凤吟夏披着折子,批着批着,停下笔来。

  他想了想,拿出袖袋里的锦盒,掂量掂量,摩摩挲娑。

  终是按捺不住,小心仔细,打开来看。

  他本寒凉着的一张美玉容颜,在看到那物什的时候,渐渐神色温和起来。

  那是一个近乎半空的盒子,只底下配了一封信件,静静的躺在那里。

  傍晚的宫钟准时响了起来,倾鸣殿外,宫人们低头侍立,空气安静,落针可闻。

  凤吟夏一人在殿内,独坐很久。

  夜来花香悠悠,时不时断断续续,凤吟夏挑了挑近处灯芯,取过折子忙碌起来。

  第92章 第九十一章

  钟林山 茶楼里 听书地

  “要说当年群英聚首斩祁王,事态发生到最后那是一呼百应。真真是快事一件!快事一件!!”

  说书人眉飞色舞,讲述的正是几十年前发生在大陆的大事件。

  “那来仪国新皇凤吟夏兢兢业业几十年,与各国,包括咱们钟林山都十分交好。这些年下来,他领着来仪,总算恢复了当初因为祁贵妃带来的巨大损失,给来仪创造了一番繁盛生机。”

  有观众应和:“那是!这些年钟林山和来仪交好,咱们钟林山也繁华了许多呢。”

  说到一半,说书人忽觉几分遗憾,叹起气来。

  众人知他矫情,又要开始一番旧辞,却也不去计较,开始听他自说自话。

  “说起来,这位来仪国新皇一直没有迎娶皇后。眼下只能扶持自己弟弟的孩子继承大统......着实可惜。”

  众人中有人不爱听他这话:“继承大统,选老天承认的人就行了。咱们钟林山两位陛下不也是没有子嗣......皇后陛下之前培养了一个聪慧的孩子,国业依旧后继有望。”

  有些许少年端坐在最后面的高座上,他们个个丰神俊秀,眉宇间英气郎朗,看上去也很富贵骄矜的样子。

  “看来,这钟林山百姓还真是过得不错。”

  说话的小小公子玉带皮靴,墨黑的披风滚着滑顺的貂毛,肤色粉嫩,眉宇清冷,只一人坐在一处,却是一派自在随性的洒脱。

  他只有十几岁的模样,嘴上叼着根草,很是津津有味的听完故事,转头看向旁边一言不发的同岁一样的端庄少年。

  忽觉无趣,掷了听书银钱出得门去。

  屋外积雪挺厚,天色略有些发暗,身后传来几人走步的细碎声音。

  “公子,我们要往哪边走?”

  小小少年回头看去,只见刚刚和他一同听书看戏的那个最俊俏的小公子也已经出门,就在自己身后,由侍卫们紧紧跟随着。

  “左边吧,干娘说希望我去来仪转转呢。”

  声音有些沙哑却好听,看得出教养非常好。

  身后茶楼里,叫好声依旧断断续续传来。

  小小少年一听,计上心来。

  一众人正走着,只见一个少年模样的身影狠狠的朝前绊了一下,很快扑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