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不负度流年_作者:小字谙谙(92)

2018-11-25 小字谙谙

  开得殿门,里面灯火见了风,立时跳跃起来。

  苏锦清站在哪里好一阵,才看到了熟悉的名字。

  那小小牌子就在那里静静地立着,与众多的牌子一起,似乎在将她细细打量。

  苏锦清捻了几炷香,在蜡烛上点了起来,又放好在小小牌位前。

  几点鲜亮的颜色安静的存在着,苏锦清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什么接下来的动作,也没有任何多余的话说。

  “你还知道回来。”

  她静静转过身去。

  身后,一个衣着华丽的女人经人扶持,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她身后。

  一双眼睛微微有些肿胀发红,哀伤的将她望着。

  “婶婶。”

  被叫做婶婶的女子慢慢走上前去,越过她,看着那几炷香背后的小牌子,深吸了一口气。

  “你走后不久,她就去了。”

  “她走前嘱咐我,说是要用你那只小白鸟送信给你。”

  “过了这么久你才回来,我就知道,这孩子准是不想你太早知道这个消息。”

  她话没说完,眼泪又滴落下来砸到地上。那声音沉沉闷闷的,苏锦清听的心头微紧。

  “陛下,您也不要太伤心了。”

  身边的老人家扶着她,哀声劝慰道。

  殿内一时间充满了寂静清冷。苏锦清沉默着擦干了脸上的泪。

  “......罢了。”

  女子摆了摆手。

  “锦清你过来。”

  苏锦清闻言,走了过去。

  女子拉过她的手:“你这手冰凉凉的,身上衣服虽还算厚实,可还是不能就这么冷着。”

  两人一同出了殿门:“这几日,山中天气不错,风也较暖,你刚回来,就好生养一养。”

  说完,又看了她一眼:“瘦成这样。”

  两人边走边说着,身后跟了两队宫人,慢慢的跟在她们身后,一行人就这样在清寂的氛围中渐渐走远了。

  此后的时日,苏锦清整理好了情绪,一边静静等候来仪那边的动静,一边又开始渐渐活跃起来。

  她早些年在钟林山鼓励百姓大兴商业,自己打头阵建了一家很大的酒楼,后来山中百姓见此举可招徕各国往来客商,赚下不少银两,便跟着也投资起来,效果很好。

  钟林山幅员辽阔,人烟密集,风景独具一番特色,因而就算不是为做生意途经此地,也有很多人来此地上山游赏,成了旅客。

  这几日苏锦清动不动就去自己开的酒楼望风,就等着来仪国那边能传过来一些确切消息,整个人眼看都快变成远望石了。

  可是如此等了很久,她都没有等来消息,不禁疑惑:“难不成那边贵妃改了计划朝远苍先打过去了?不太可能啊。”

  这天,苏锦清躺在自己寝殿里,正在挣扎是不是再放个鸟问个信儿,忽然有宫人来报,说是黎非公子来访。

  苏锦清一个骨碌就从寝榻上爬起来:“人在哪里?”

  宫人回话:“卿云殿。”

  苏锦清披上外衣就冲出去。

  “公主,你还没梳妆呢!”

  宫人这话还没传到苏锦清的耳朵,人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眼看卿云殿近在眼前,苏锦清也没管那么多,推开大门就招呼:“黎非!”

  刚一进门,苏锦清就愣了。

  这......

  她默默理顺了一下头发,想着自己脸还没洗,泪了。

  “恒王陛下、丞相大人。”

  苏锦清硬着头皮给两位坐上贵人请了安,丞相一脸“唉唉唉......我的天”的表情,苏锦清心里跟吃了苍蝇一样。

  “哼。”

  恒王陛下不是别人,正是前几天前苏锦清刚刚见过的婶婶,钟林恒王。

  现下她手持茶盏,凤冠金绫,眉眼含威,将苏锦清冷冷看着。看的苏锦清暗自叫糟。

  “宫人们呢,没照镜子就跑出来了么?”

  苏锦清听她语气冰冷里带着七分怒气三分压抑,她忽然十分理解她并痛恨起自己来。

  “走得急,没顾上。”

  “没顾上?......哼!”

  苏锦清感觉自己的心都开始抽筋了。

  “陛下,公主生性活泼,凡事少虑,还是情有可原的。”

  老丞相抚了抚胡须,十分慈祥的为她开脱。

  苏锦清这才抬头看向另一侧和自己对站着的黎非。